天平矼入师子林

深松寒白石,僻路到人稀。

仰见高峰顶,孤僧采药归。

云多从杖起,鸟不上山飞。

薄暮一声磬,猿公来款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幽深的山林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僧侣生活的和谐共存。首句“深松寒白石”以“深”和“寒”二字,营造出一种深邃而清冷的氛围,仿佛将读者带入了一个远离尘嚣的世界。接着,“僻路到人稀”进一步强调了此地的偏僻与人迹罕至,增加了神秘感。

“仰见高峰顶,孤僧采药归”两句,将视线引向高处,一位孤独的僧人正从山顶缓缓归来,手中可能还提着采集的草药。这种画面既体现了僧人的修行生活,也暗示了山中丰富的自然资源。接下来,“云多从杖起,鸟不上山飞”则通过自然现象的描述,表现了山林的静谧与和谐,云随杖起,鸟儿似乎也被这宁静所感染,不愿在山间飞翔。

最后,“薄暮一声磬,猿公来款扉”以一声悠长的钟声结束,不仅增添了诗的意境,也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与祥和。钟声似乎唤醒了山中的动物,猿猴前来敲门,这一细节巧妙地将自然与人类的生活联系起来,展现出一种和谐共生的美好图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林景色和僧侣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清幽、宁静而又充满生命力的自然之美,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哲思。

收录诗词(3)

汪徵远(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上莲花庵

秋山钟梵寂,萝径上崔嵬。

意想不到处,峰峦忽尽开。

石床平落叶,古壁满荒苔。

更羡孤云逸,松颠自往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坐狎浪阁

高阁临溪水,薄暮轩窗开。

不见庵中僧,微雨潭上来。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次街口

万山落飞瀑,竞向清溪会。

潆洄穿松杉,葱茜纷映带。

积石竦剑芒,百里无静濑。

篙师惯歌啸,险绝了不碍。

攒霄排岩峦,幽异此中最。

转惜险巇中,苍黄出烟霭。

渔火半明灭,海月上山背。

家乡送别人,已隔青峰外。

形式: 古风

七里濑

日照丹霞西,雨来青嶂东。

船头气澄碧,船尾阴溟蒙。

峰交路疑尽,溪回趣无穷。

渚清水禽悦,径碧岩花秾。

束发志沈冥,思蹑客星踪。

曩游已十载,老大仍飘蓬。

山顶石乳滴,服食使颜红。

丹梯不可上,神仙杳难逢。

何日谢尘缘,烟波从钓翁。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