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街口

万山落飞瀑,竞向清溪会。

潆洄穿松杉,葱茜纷映带。

积石竦剑芒,百里无静濑。

篙师惯歌啸,险绝了不碍。

攒霄排岩峦,幽异此中最。

转惜险巇中,苍黄出烟霭。

渔火半明灭,海月上山背。

家乡送别人,已隔青峰外。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而幽深的山水画卷。诗人以“万山落飞瀑,竞向清溪会”开篇,生动地展现了群山之中瀑布飞泻,汇聚于清溪的情景,既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观,也隐含了万物归一的哲理。

接着,“潆洄穿松杉,葱茜纷映带”两句,通过水流绕过松树和杉树,与周围的绿色植被相互映衬的画面,进一步渲染了山水之间的和谐与生机。而“积石竦剑芒,百里无静濑”则描绘了山石耸立,剑芒般的尖锐,以及百里之内水声不息的动态景象,展现了大自然的雄伟与活力。

“篙师惯歌啸,险绝了不碍”一句,通过描述船夫在险峻的水域中悠然自得地歌唱,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即使面对险境也能保持乐观的心态。

“攒霄排岩峦,幽异此中最”则点出了此处山峦排列紧密,云雾缭绕,显得格外幽静奇异,是自然美景中的精华所在。

“转惜险巇中,苍黄出烟霭”描绘了在险峻的环境中,云雾渐渐散去,展现出一片苍茫之景,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珍惜之情。

最后,“渔火半明灭,海月上山背”通过渔火在夜色中时隐时现,以及月亮升起于山后的情景,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又神秘的氛围,仿佛将读者带入了一个远离尘嚣的世界。

“家乡送别人,已隔青峰外”则以离别之情收尾,表达了对远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眼前美景的不舍,使得整首诗的情感更加丰富和深刻。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山水景色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以及对家乡的深深眷恋,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佳作。

收录诗词(8)

汪洪度(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七里濑

日照丹霞西,雨来青嶂东。

船头气澄碧,船尾阴溟蒙。

峰交路疑尽,溪回趣无穷。

渚清水禽悦,径碧岩花秾。

束发志沈冥,思蹑客星踪。

曩游已十载,老大仍飘蓬。

山顶石乳滴,服食使颜红。

丹梯不可上,神仙杳难逢。

何日谢尘缘,烟波从钓翁。

形式: 古风

蘖庵大师

九尺老比丘,骨立石崖松。

《楞伽》把一卷,兀坐西南峰。

举头近帝座,低头睨寰中。

批鳞丹陛前,驱鳄沧海东。

昔怀宁易平,托钵降毒龙。

阳灵大地匿,雨雪春山空。

樵径白云迷,何处寻孤踪?

形式: 古风

芦中老人

芦中人易老,不复刺渔船。

悲歌采薇蕨,归卧西山巅。

山路幸险巇,足音少人传。

气衰筑难击,不如弄云烟。

骨瘦薪难卧,不如枕清泉。

清泉涤尘襟,云烟幻眼前。

忧思能伤人,谁禁迟暮年!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鼠渡江

江北鼠,口衔尾,结伴成群满沙觜。

飞尘满野,烈日在天。江北农人,忧心如煎。

江南稻秧齐,沃土不须雨。同类渡江,适此乐土。

楚豫稻粱,堪足天下。

今年不雨春复夏,估不开仓谷添价。

鼠乎鼠乎,勿食禾黍。禾黍食尽,及尔同死。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