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寸金.小石江路

州夹苍崖,下枕江山是城郭。

望海霞接日,红翻水面,晴风吹草,青摇山脚。

波暖凫鹥作。沙痕退、夜潮正落。

疏林外、一点炊烟,渡口参差正寥廓。

自叹劳生,经年何事,京华信漂泊。

念渚蒲汀柳,空归闲梦,风轮雨楫,终辜前约。

情景牵心眼,流连处、利名易薄。

回头谢、冶叶倡条,便入渔钓乐。

形式: 词牌: 一寸金

翻译

州城坐落在苍翠的山崖之间,下方靠着江河与山峦,构成了一幅城郭图景。
远望海天相接,红霞映照水面,晴朗的风吹过草地,青山脚下轻轻摇曳。
温暖的波浪中,野鸭和鸥鸟嬉戏,沙滩上的水痕退去,夜晚的潮汐正在落下。
稀疏的树林外,炊烟袅袅升起,渡口错落有致,显得空旷而宁静。
感叹自己一生辛劳,多年过去,京城的生活始终漂泊不定。
想起水边的蒲苇和柳树,空怀旧梦归来,风雨中的舟楫,终究辜负了之前的约定。
眼前的景色触动心弦,留连忘返之处,功名利禄变得淡薄。
回头告别繁华的花丛和歌舞,我选择投身于渔钓的清闲生活中。

注释

州夹:州城夹在山崖之间。
江山:江河与山川。
波暖:温暖的波浪。
凫鹥:野鸭和鸥鸟。
疏林:稀疏的树林。
冶叶倡条:形容繁华的花丛和歌舞。
渔钓乐:渔夫的悠闲生活。

鉴赏

这首宋词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美丽画卷。"州夹苍崖,下枕江山是城郭",开篇即展现出州城依山傍水的壮观景象。"望海霞接日,红翻水面",描绘了日出时分,海霞与水面相映成趣的绚丽景色。"晴风吹草,青摇山脚",则描绘了宁静的自然风光,风轻草动,山色青翠。

"波暖凫鹥作",写水温适宜,水鸟悠游,更显生机盎然。"沙痕退、夜潮正落",夜晚潮水退去,沙滩清晰可见,静谧而深沉。"疏林外、一点炊烟,渡口参差正寥廓",炊烟袅袅,渡口稀疏,展现出乡村的宁静与开阔。

词人感叹自己漂泊不定的生活,"自叹劳生,经年何事,京华信漂泊",表达了对京城生活的厌倦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念渚蒲汀柳,空归闲梦,风轮雨楫,终辜前约",怀念往昔与友人的约定,如今只能在梦中回归,感到遗憾。

"情景牵心眼,流连处、利名易薄",表达了对名利的淡泊,更倾心于眼前的山水之乐。最后,词人决定"回头谢、冶叶倡条,便入渔钓乐",告别繁华,投身于渔樵生活,寻求心灵的宁静与满足。整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美景,融入了词人的人生感慨,富有诗意。

收录诗词(235)

周邦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中国北宋末期著名的词人,汉族。历官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溧水县等。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典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有《清真集》传世

  • 字:美成
  • 号:清真居士
  •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 生卒年:1056年-1121年

相关古诗词

一剪梅

一剪梅花万样娇。斜插梅枝,略点眉梢。

轻盈微笑舞低回,何事尊前拍误招。

夜渐寒深酒渐消。袖里时闻玉钏敲。

城头谁恁促残更,银漏何如,且慢明朝。

形式: 词牌: 一剪梅

一落索(其一)双调

眉共春山争秀。可怜长皱。莫将清泪湿花枝,恐花也、如人瘦。

清润玉箫闲久。知音稀有,欲知日日倚阑愁,但问取、亭前柳。

形式: 词牌: 一落索

一落索(其二)双调

杜宇思归声苦。和春催去。

倚阑一霎酒旗风,任扑面、桃花雨。目断陇云江树。

难逢尺素。落霞隐隐日平西,料想是、分携处。

形式: 词牌: 一落索

丁香结.商调

苍藓沿阶,冷萤粘屋,庭树望秋先陨。渐雨凄风迅。

澹暮色,倍觉园林清润。

汉姬纨扇在,重吟玩、弃掷未忍。

登山临水,此恨自古,销磨不尽。牵引。

记试酒归时,映月同看雁阵。

宝幄香缨,熏炉象尺,夜寒灯晕。

谁念留滞故国,旧事劳方寸。

唯丹青相伴,那更尘昏蠹损。

形式: 词牌: 丁香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