况子沿檄来归舟过淮右绣衣左国录赠行以诗因及衰朽次韵奉酬三首(其二)

金石为心锦作肠,案前合侍玉皇香。

只因淮蔡须裴度,不为并州戏葛强。

绣斧迩来新遣使,毡裘从此尽输王。

功成远勒燕然石,閒却江西左氏庄。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翻译

以金石坚毅之心,比作锦绣般的肠腑,案前应侍奉着玉皇的香烟。
只因要平定淮蔡之地需要裴度这样的能臣,而非为了戏耍并州的葛强。
近期派遣了新的绣斧使者,从此毡裘之族都要向朝廷输贡。
大功告成后,将在燕然山刻石记功,然后悠闲地退隐在江西左氏的庄园。

注释

金石:比喻坚定和持久,这里指人的意志坚定。
锦作肠:形容人的心肠如锦绣般细腻和富有情感。
淮蔡:古代地区名,这里指需要平定的地方。
裴度:唐朝名臣,以智谋和才能著称。
并州:古代行政区划,这里泛指地方。
葛强:可能是指某位地方豪强,与裴度形成对比。
绣斧:古代官印的一种,象征权力。
新遣使:新近派遣的使者。
毡裘:北方游牧民族的服装,这里代指他们。
输王:向王者进贡,表示臣服。
燕然石:燕然山上的石刻,用来纪念战功。
江西左氏庄:左氏家族的庄园,暗示诗人的归隐之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曹彦约所作,他以金石铸就的决心和锦绣般的才情自比,表达了对国家忠诚与责任感。诗人提到"淮蔡须裴度",暗指自己如同唐代名臣裴度,在关键时刻被委以重任;"并州戏葛强"则借典故表达不为个人恩怨而行动的决心。"绣斧"象征朝廷使者,"毡裘尽输王"暗示对外族的胜利和领土的收复。最后两句,诗人期待功成名就后刻石纪功,但同时也流露出闲居之意,提及"江西左氏庄",可能指的是退隐生活的理想之地。整体上,这首诗展现了诗人高尚的志向和深沉的家国情怀。

收录诗词(368)

曹彦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淳熙八年进士。曾从朱熹讲学,后受人之召,负责汉阳军事,因部署抗金有方,改知汉阳军。后累官宝谟阁待制、知成都府。嘉定初,为湖南转运判官,镇压郴州(今湖南郴县)瑶民起义,后任利州路(今属陕西)转运判官兼知利州,发漕司储粮减价粜与饥民、通商蠲税,并论兵柄财权并列之弊。宝庆元年,擢为兵部侍郎,迁礼部侍郎,不久又授为兵部尚书,力辞不拜,后以华文阁学士致仕,卒谥“文简”

  • 字:简甫
  • 号:昌谷
  • 籍贯:南康军都昌(今属江西)
  • 生卒年:1157~1228

相关古诗词

况子沿檄来归舟过淮右绣衣左国录赠行以诗因及衰朽次韵奉酬三首(其一)

况也来从班马傍,泛舟千里尚醲香。

庭虽过鲤元无异,桴偶乘由得问强。

亲见治民如治眼,归谈勤贼定勤王。

翻思父子寒如此,孤负珠玑富墨庄。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序斋丁主簿挽章

诗礼彬彬到古风,月桥人物序斋中。

郑公宅畔乡仍在,马氏台前帐已空。

万事可堪评夜旦,九泉终不盖英雄。

只今家学方如此,犹喜先生易未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张行父大监出镇章贡舣舟来索诗

颇觉邅回甚,由来去就轻。

坐曹虽冷淡,出位极精明。

我老犹贪禄,君行已问程。

虎头虽好郡,朝路忆峥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社日热甚中夜得雨

蛆蚁开新盎,鸡豚落社锅。

草衰秋水净,木脱暮山多。

颢气时应爽,骄阳老更苛。

依然霖雨在,暑酷要消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