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顾问题张萱画明皇击敔按乐图

阿萱五季名画师,尤工粉墨含春姿。

君王游荡堕声色,不知声色倾人国。

开元无逸致太平,天宝奢风生五兵。

偃月堂近幽蓟远,潜谋不入芙蓉苑。

咸阳行色马嵬尘,萱笔虽工恐未真。

四海苍生半鱼肉,归来岂为香囊哭。

一日重开日月光,黄金却铸郭汾阳。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姚公枢的《被顾问题张萱画明皇击敔按乐图》,通过描绘唐代画家张萱所绘的《明皇击敔按乐图》,巧妙地表达了对历史的深刻反思与批判。

诗中首先赞美了张萱作为五季名画师的技艺,尤其擅长以色彩和线条表现春天的生机与活力。然而,诗人紧接着揭示了历史的另一面:唐玄宗李隆基沉溺于声色犬马的生活,这不仅荒废了国家的治理,也最终导致了国家的衰败。诗人通过“开元无逸致太平,天宝奢风生五兵”两句,对比了开元盛世与天宝年间奢华风气的转变,暗示了过度的享乐与奢侈是国家衰落的根源。

接着,诗人描述了唐玄宗在幽蓟地区策划阴谋,但这些密谋并未进入长安的皇宫,暗示了权力斗争的复杂性和隐秘性。而“偃月堂近幽蓟远,潜谋不入芙蓉苑”则进一步强调了宫廷内外的隔阂与权力的不透明。

“咸阳行色马嵬尘,萱笔虽工恐未真”两句,将目光转向了更为悲剧性的历史事件——安史之乱中的马嵬坡之变。诗人认为,尽管张萱的画技高超,但恐怕无法完全捕捉到这场历史悲剧的真实面貌。这里暗含了对历史真实性的探讨,以及艺术与现实之间的距离。

最后,“四海苍生半鱼肉,归来岂为香囊哭”表达了对人民苦难的深切同情,以及对统治者沉迷享乐不顾民生的谴责。而“一日重开日月光,黄金却铸郭汾阳”则是对历史转折点的期待,希望有一天能够重开光明,但同时讽刺了将黄金铸造成郭子仪(唐代名将)的雕像,象征着对英雄的虚荣崇拜,而非真正解决问题。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历史描绘和深刻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变迁、权力与道德、艺术与现实之间关系的独到见解,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25)

姚公枢(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赋龙池水

浊泾一斛几半区,白田一沃成膏腴。

汾水流源亦不殊,循崖挟阜不可渠。

姑射山高草木敷,精英四散清流疏。

清流溉田田即癯,耕犍啬夫疲粪车。

陈蕃一室还扫除,渊明亦复新其庐。

伯夷柳惠圣之徒,其源逼窄其流污。

春日秋霜与化俎,何当得此辅唐虞。

中行未易良可吁,晋人努力无为迂。

形式: 古风

济渎庙祷雨感应

石坛飞尽赤章灰,蝗孽冥销澍雨来。

归奏玉皇香案侧,天颜应为羽衣开。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墨竹

麝墨芸香小玉丛,澹烟横月翠玲珑。

小屏春锁绿窗梦,也胜湖江烟雨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登茅山

久矣厌朝市,心栖岩壑幽。

今朝复何朝,陟此苍峰秋。

玉宇正寥廓,风籁寒飕飗。

平生获壮观,万里供寸眸。

烟岚缥缈中,青原间桑畴。

琳宫一何丽,突出寒岩陬。

茅君此仙去,遐想希前修。

胡为尘玉踪,岁月徒悠悠。

何当乘云虬,八表同周流。

念念竟忘言,凝神入冥搜。

彷佛鸾鹤音,还来故山游。

形式: 古风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