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由宋代诗人李彭所作,名为《读西京杂记十三首次渊明读山海经韵(其一)》。诗中描绘了诗人阅读《西京杂记》时的心境与感受,以及对书中内容的深刻思考。
首句“南风吹新竹,密密复疏疏”,以自然景象起笔,借南风轻拂新竹,既展现了季节更替的生机,也隐喻了知识的不断更新与成长。接着,“脱冠眠北窗,兴不减精庐”两句,诗人仿佛置身于宁静的书房,即使在休息之时,内心的兴致也不减当年读书时的热情,表达了他对知识的热爱和追求。
“缅思西京事,聊开稚川书”则引出对《西京杂记》内容的思考,通过阅读此书,诗人仿佛穿越时空,与古人对话,探索历史的奥秘。接下来,“千古纳眼界,恍若巾柴车”两句,诗人感叹于书中内容的广博与深远,如同乘坐古代的马车,穿越千年的历史长河,领略不同的时代风貌。
“顿忘在墐墉,灌畦莳佳蔬”描绘了诗人沉浸在书中的状态,仿佛忘记了外界的束缚,如同在田间劳作,精心培育着心中的理想与希望。最后,“笔端真有口,妙处天壤俱”强调了文字的力量,诗人认为书中蕴含的智慧与情感,如同语言一般,能够触及心灵深处,具有无穷的魅力。
“明如丹青手,百幅生绡图”将文字比作丹青高手绘制的图画,形象地展示了书籍内容的丰富与生动。而“举似儿子曹,矜誇还久如”则表达了诗人对知识传承的重视,他愿意将自己的所学传授给后人,这种自豪感与责任感延续至今。
综上所述,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西京杂记》的深入阅读与思考,同时也体现了他对知识的热爱、对历史的敬畏以及对后人的关怀。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比喻,诗人成功地传达了阅读带来的愉悦与满足感,以及知识传承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