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寒知松柏

松柏天生独,青青贯四时。

心藏后凋节,岁有大寒知。

惨淡冰霜晚,轮囷涧壑姿。

或容蝼蚁穴,未见斧斤迟。

摇落千秋静,婆娑万籁悲。

郑公扶贞观,已不见封彝。

形式: 排律 押[支]韵

翻译

松柏生来就独特,四季常青永不凋零。
内心坚守耐寒的节操,岁月严寒中更显坚韧。
在凄冷的冰霜夜晚,它们展现出弯曲的姿态。
有时让蚂蚁打洞居住,从未惧怕斧头的砍伐。
即使秋叶飘零,世界依然宁静,它们婆娑的身影引发万物哀思。
郑公辅佐贞观盛世,如今却已看不到那些古老的封赏器皿。

注释

松柏:常绿乔木。
独:独特。
青青:常绿。
四时:四季。
心藏:内心坚守。
后凋节:耐寒节操。
大寒:严寒。
惨淡:凄冷。
轮囷:弯曲。
涧壑:山谷。
蝼蚁穴:蚂蚁洞。
斧斤:斧头砍伐。
摇落:飘零。
婆娑:姿态婆娑。
万籁:万物。
郑公:指郑虔,唐代官员。
贞观:唐太宗年号。
封彝:古代封赏的器皿。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所作的《岁寒知松柏》,通过对松柏的描绘,展现了其坚韧不屈的品格和历寒而立的精神。首句“松柏天生独,青青贯四时”强调了松柏的独特性,四季常青,象征着其恒久的生命力。接下来,“心藏后凋节,岁有大寒知”进一步赞美松柏在严冬中坚守节操,懂得在艰难时刻保持坚韧。

“惨淡冰霜晚,轮囷涧壑姿”描绘了松柏在恶劣环境中的姿态,即使面对冰霜和深谷,依然挺拔。诗人以“或容蝼蚁穴,未见斧斤迟”暗示松柏虽遭小人侵扰,但未被轻易砍伐,显示出其耐得住磨砺的品质。

“摇落千秋静,婆娑万籁悲”通过对比,表达出松柏在寂静中坚守,面对万物更迭,仍能保持内心的宁静与悲壮。最后,诗人借“郑公扶贞观,已不见封彝”表达了对历史人物郑公的怀念,同时也寓言了松柏的坚韧精神在历史长河中得以传承。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松柏为载体,寄寓了诗人对高尚人格的赞美和对历史沧桑的感慨,语言凝练,意境深远。

收录诗词(2359)

黄庭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涪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 字:鲁直
  • 号:山谷道人
  • 籍贯: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
  • 生卒年:1045.8.9-1105.5.24

相关古诗词

戏答宝胜甫长老颂

易拔苍龙角,难参宝胜禅。

林泉饱枯涩,烟月唱清绵。

笑出黄龙手,慵扶阿卯肩。

持刀欺寡妇,盗佛铸私钱。

月黑踰城夜,风高放火天。

解嗤招觉老,担屎污心田。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次韵邵之才将流民过悬帛岭均田

独贤从是出荒城,下马携筇上石层。

幽洞寻花疑阮肇,断崖长啸想孙登。

欲超浮世挂冠绂,未决重云抚剑棱。

经雨晓烟寒索寞,顺风樵叟震碐磳。

山形春到添高秀,瀑溜冰消转沸腾。

行有流移携襁褓,坐看憔悴拾薪蒸。

素餐每愧斯民病,改作常为法吏绳。

官小责轻须自慰,得逢佳处几人曾。

形式: 排律 押[蒸]韵

次韵和台源诸篇九首(其三)七台溪

先生行乐在清溪,满世功名对画脂。

一道寒波随眼净,百年高柳到天垂。

昔人无处问谁氏,遗础有情犹旧基。

猿鹤至今烟惨淡,贤愚俱尽水涟漪。

四时相及漏催滴,万事不疑冰泮澌。

聊欲烹茶羹杞菊,身如桑苧与天随。

形式: 排律 押[支]韵

次韵和魏主簿

梅蕊触人意,绕枝三四旋。

玄冥与之笑,青帝不争权。

帘晚寿阳醉,云深姑射眠。

愁蛾英半落,娇靥菡初圆。

短簿吹羌笛,诸郎宴洞天。

官栖仇览棘,才拍翰林肩。

风力能冰酒,霜威欲折绵。

锦衾寒有恨,花信远难传。

饮罢钟催晓,诗成律换年。

馀香勤管领,莫厌屡中贤。

形式: 排律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