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杨继盛所作的《哀商中丞少峰和徐龙湾韵》(其一),表达了对商少峰的深切哀悼与赞美。诗中充满了对商少峰忠诚国家、勇于牺牲精神的颂扬,同时也流露出对奸佞小人的讽刺与批判。
首句“忧时分外阃,何事囚西台”描绘了商少峰在国家危难之际,忧国忧民,却不幸被囚禁于西台的命运,体现了他作为官员的忠诚与牺牲精神。接着,“君为河山死,谁悲梁木摧”进一步强调了商少峰的英勇行为,将他比作守护国家的河山,即使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反问谁会为他的离去而感到悲哀,表达了对商少峰牺牲的惋惜之情。
“法星仍近月,此日独怜才”则通过比喻,将商少峰比作夜空中明亮的法星,即使在黑暗中依然照亮前行的道路,赞美了他在法律与道德上的卓越才能。同时,也表达了对商少峰才华的独到欣赏与怀念。
最后一句“魂魄心犹壮,奸谀骨已灰”是对商少峰高尚人格的最高赞誉。即使他已经离世,但他的灵魂仍然充满力量,而那些奸佞小人则早已灰飞烟灭,失去了存在的意义。这句话不仅表达了对商少峰精神的敬仰,也暗含了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批评。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商少峰生平事迹的回顾与赞美,展现了其忠诚、勇敢、正直的高尚品质,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社会正义与邪恶斗争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