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五十三首(其三十一)

剩噇生菜似头驴,临济堂前捉败渠。

耸耳长鸣随踢踏,不知业债倩谁除。

形式: 偈颂 押[鱼]韵

翻译

剩下的生菜像一头瘦弱的驴子
在临济堂前被追赶

注释

剩:剩余的。
噇:吃剩的。
生菜:未经烹饪的蔬菜。
似:像。
头驴:瘦弱的驴。
临济堂:佛教寺庙名,这里可能指代某个地方。
捉败渠:追赶它。
耸耳:竖起耳朵。
长鸣:大声叫。
随:随着。
踢踏:形容脚步声。
业债:佛教中指过去的罪孽或债务。
倩:请托,委托。
谁:疑问词,指代某人。
除:去除,解除。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文礼所作的《颂古五十三首》中的第三十一首。诗中以生动的比喻描绘了一幅场景:一个人在享用大量生菜(可能象征生活简朴或困境中的勉强糊口),形象地比作一头吃得很饱的大驴。"临济堂前捉败渠"可能指的是在某个类似禅宗讲堂的地方,这个人试图解决或摆脱某种困境("败渠"可能是困境的象征)。接下来的两句,"耸耳长鸣随踢踏",通过驴子的动作,暗示了这个人在迷茫或焦虑中发出声音,不知如何应对生活的困扰。最后,"不知业债倩谁除"表达了主人公对于消除生活重负或偿还心灵债务的困惑,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寻求解脱的佛教思想。

总的来说,这首诗寓言性强,通过驴的形象,揭示了人在面对生活压力时的迷茫与寻求解脱的心理状态,体现了禅宗对人生苦海的深刻洞察。

收录诗词(77)

释文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颂古五十三首(其三十)

以此振铃伸召请,旋风连架打将来。

大悲院里逻斋去,肘露皮穿可怪哉。

形式: 偈颂 押[灰]韵

颂古五十三首(其二十五)

散席迢迢到海涯,点头桡下丧全机。

父南子北今何在,月冷渔歌落钓矶。

形式: 偈颂 押[微]韵

颂古五十三首(其二十四)

天地同根物一体,大夫曾举向南泉。

庭前指出花如夜,几个亲曾到槛前。

形式: 偈颂 押[先]韵

颂古五十三首(其二十三)

百千诸佛居何士,崔颢曾题黄鹤楼。

倒腹倾肠犹不会,长江千古自东流。

形式: 偈颂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