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五十三首(其二十四)

天地同根物一体,大夫曾举向南泉。

庭前指出花如夜,几个亲曾到槛前。

形式: 偈颂 押[先]韵

翻译

天地万物如同根连一体,大夫曾在南泉提出这样的见解。
庭院中他指出花朵犹如夜晚的星辰,有几个亲人曾来到栏杆前欣赏。

注释

天地:宇宙万物。
同根:根源相连。
物一体:整体不分彼此。
大夫:古代对有学问或地位的人的尊称。
曾:曾经。
举:提出。
向南泉:可能指某个历史人物或典故,南泉是地名或人名。
庭前:庭院之中。
指出:指明。
花如夜:花朵在夜晚般的明亮。
如:像。
夜:夜晚。
几个:一些。
亲曾:亲人曾经。
到:到达。
槛前:栏杆前面。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僧人释文礼所作的《颂古五十三首》中的第二十四首。它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禅意。首句“天地同根物一体”强调万物皆源于同一根源,体现了佛教中万物平等和宇宙和谐的思想。次句“大夫曾举向南泉”可能是指禅宗公案或典故,暗示对南泉普愿禅师智慧的敬仰,也可能暗指参禅者的领悟过程。

后两句“庭前指出花如夜,几个亲曾到槛前”描绘了一幅禅院夜景,禅师在月光下指着庭前的花朵,如同黑夜中的指引,引导人们深入体悟佛法。"几个亲曾到槛前"则寓言般地表达,真正能理解佛法奥义的人并不多,只有少数亲近者能到达真理的门槛。

整体来看,这首诗融合了禅宗的哲学思想与自然景象,通过日常情境传达出深邃的禅理,富有哲理性和启发性。

收录诗词(77)

释文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颂古五十三首(其二十三)

百千诸佛居何士,崔颢曾题黄鹤楼。

倒腹倾肠犹不会,长江千古自东流。

形式: 偈颂 押[尤]韵

颂古五十三首(其二十二)

不作青黄见,其如稻穗何。

鹅王能择乳,鹞子过新罗。

形式: 偈颂 押[歌]韵

颂古五十三首(其二十一)

看破牛皮彻底穿,到头无义亦无文。

问伊遮得何人眼,梵语唐言总不分。

形式: 偈颂 押[文]韵

颂古五十三首(其二十)

作舞金牛错用心,唤人吃饭笑忻忻。

黄金自有黄金价,何必和沙卖与人。

形式: 偈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