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和李太白姑熟十咏(其五)桓公井

环营凿九井,井深泉不竭。

旧甃缺琼瑶,新苔荒岁月。

重吟太白题,兴自柏公发。

我欲唤常娥,团圆伴澄澈。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郭祥正所作的《追和李太白姑熟十咏(其五)桓公井》。诗中描绘了对古代井水的赞美与怀念,以及对历史人物的追思。

首句“环营凿九井”,以“九”这个数字强调了井的数量之多,营造出一种古朴而壮观的景象。接着,“井深泉不竭”则点明了井水的丰富与持久,体现了古人对水资源的利用智慧。

“旧甃缺琼瑶,新苔荒岁月”两句,通过“缺”、“荒”等字眼,描绘了井壁破损、苔藓蔓延的景象,既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历史的沧桑。同时,“琼瑶”一词的使用,又为这幅画面增添了一抹诗意的美感。

“重吟太白题,兴自柏公发”两句,提到了李白和桓公两位历史人物,表达了诗人对他们的敬仰之情。李白的诗歌创作灵感或许就源于这样的自然景观,而桓公则是与井相关的古代人物,诗人的思绪由此展开。

最后,“我欲唤常娥,团圆伴澄澈”一句,将神话中的嫦娥引入,表达了诗人希望与美好、纯净的事物相伴的愿望。这里不仅是对井水清澈的赞美,也是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古代井水的描绘,结合历史人物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对历史文化的追忆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情感真挚而深沉。

收录诗词(1432)

郭祥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功甫,、醉引居士、净空居士、漳南浪士等。当涂(今属安徽)人。皇祐五年进士,历官秘书阁校理、太子中舍、汀州通判、朝请大夫等,虽仕于朝,不营一金,所到之处,多有政声。一生写诗1400余首,著有《青山集》30卷。他的诗风纵横奔放,酷似李白

  • 字:功父
  • 籍贯:自号谢公山
  • 生卒年:1035~1113

相关古诗词

追和李太白姑熟十咏(其六)慈姥竹

一种碧琅玕,攒根绕苍岛。

浓阴不透日,密幄得春早。

笙随缑氏仙,钓入磻溪好。

欲识化龙蛇,唯应雪霜保。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追和李太白姑熟十咏(其七)望夫山

登高望天涯,化石与君别。

秋鬓霜露深,春衫薜萝发。

旅雁只空飞,悲咽长不绝。

行客归去来,芳心可休歇。

形式: 古风

追和李太白姑熟十咏(其八)牛渚矶

长江泻危矶,雷怒安可向。

烟云忽藏月,鲸鲵互喷浪。

朱衣叱犀火,丹青岂能状。

引杯聊醉吟,径卧巨鳌上。

形式: 古风 押[漾]韵

追和李太白姑熟十咏(其九)灵墟山

仙人赴金阙,灵墟蹑高路。

空见白云飞,想乘黄鹤去。

月冷步虚坛,苔深炼丹处。

尘寰欲何为,光阴等閒度。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