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华清(其二)题成兰生太守西湖镜影图照

空翠分烟,秋痕蘸水,芦湾篷背低亚。

照影盟心,恰好镜澜堪借。

向回汀、蓦地寻来,倚柔舻、消然歌罢。吟社。

唤香山玉局,紫鸾飞下。我亦幽怀暗写。

听灵苑清钟,旧欢都谢。修竹祠荒,争得澹妆人迓。

待安排、画鹢闲身,尽消领、冷鸥情话。休暇。

奈文书遮眼,漏沈遥夜。

形式: 词牌: 月华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湖景图,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西湖的宁静与雅致。"空翠分烟,秋痕蘸水",诗人以空灵的翠色和倒映在水面的秋意,勾勒出湖面的清新与湿润。"芦湾篷背低亚",则描绘了芦苇丛中的小舟轻轻摇曳,显得格外悠闲。

"照影盟心,恰好镜澜堪借",湖面如镜,诗人仿佛能与自己的心灵对话,这湖光也成为了他情感的寄托。"回汀、蓦地寻来,倚柔舻、消然歌罢",他在湖边徘徊,倚着船舷,歌声悠然停止,营造出一种深沉而宁静的氛围。

"吟社。唤香山玉局,紫鸾飞下",诗人想象着月下的吟诗社团,仿佛有仙子降临,增添了神秘与诗意。接下来,诗人感叹旧日欢乐已逝,"修竹祠荒,争得澹妆人迓",表达了对往昔繁华的怀念和如今的孤寂。

"待安排、画鹢闲身,尽消领、冷鸥情话",诗人期待能有片刻的闲暇,与湖中的鸥鸟共度,倾诉心事。然而,"奈文书遮眼,漏沈遥夜",现实的事务让他无法完全沉浸在这份宁静中,夜晚的漏壶声更显孤独。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西湖为背景,融合了个人的情感与自然景色,展现出诗人对美好时光的向往与现实生活的无奈,具有浓厚的意境美。

收录诗词(402)

周之琦(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嘉庆十三年(公元一八0八年)进士,改庶吉士。散馆,授编修。累官广西巡抚,疏言筑堤赈灾等事,凡数十上。道光二十六年,因病乞休。病逝于家中。工词,浑融深厚,瓣香北宋,有《金梁梦月词》二卷,《怀梦词》二卷,《鸿雪词》二卷,《退庵词》一卷,总名《心日斋词》,传于世。辑有《心日斋十六家词选》

  • 字:稚圭
  • 籍贯:河南祥符(今河南开封)
  • 生卒年:公元1782年~1862年

相关古诗词

探芳信(其一)茶憩敷水驿,香山诗所谓"上得篮辇未能去。春风敷水店门前"者也

晓莺唤。似陌上柔桑,秦筝弹怨。

想画楼初日,芳魂定馀恋。

素波不照婵娟影,遗恨天涯远。

遣羁愁、艳质难留,好山还见。依约翠眉展。

尚仿佛城南,那时人面。秀倚东风,露华映、黛痕浅。

玉莲花色春如笑,任著帩头看。

店门前、怪底篮舆去缓。

形式: 词牌: 探芳信

探芳信(其二)

绛霄近。借寸晷馀闲,游踪重认。

向紫云深处,陶然翠觞引。

上清判袂仙缘在,尚有餐芝分。

倚筼屏、酒晕香凝,月轮心印。欢极泪还忍。

念旧侣星稀,逝波空迅。梦冷江花,但赢得、夜台恨。

百年身世浮鸥影,懒更笺天问。

楚魂招、枉付牙琴怨轸。

形式: 词牌: 探芳信

夏初临.雨行蒲州道中有忆

润裛鞭丝,冷侵衣袂,条山吹雨冥冥。

才过梅黄,千林点滴秋声。客怀已是凄清。

况征途、流潦纵横。风陵回首,莲峰翠鬟,犹隐云屏。

飞蓬自去,倚竹仍留,小窗絮语,灯火青荧。

荷花桂子,人间何处西泠。短堠长亭。

数邮奁、听彻兰更。泪痕凝。钱江到时,看取吴绫。

形式: 词牌: 燕春台

望海潮.韩信岭

行山回合,汾河萦带,遗基尚说韩侯。

衰柳将坛,闲花战垒,千年姓字长留。

阳夏事悠然,叹黥彭一例,钟室埋愁。

震主功高,鼎分空忆蒯通谋。

征途访古停辀,望灵风天半,英气凌秋。

传檄片言,藏弓末路,荣枯总付东流。

祠宇倚津楼,想巫弦社鼓,夜夜神游。

看取长陵断褐,谁与酹荒丘。

形式: 词牌: 望海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