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池上凌霜菊,别来凡几秋。
今朝见图画,忽起故园愁。
这首明代诗人王恭的《题东篱晚香图》描绘了一幅深秋时分,池边菊花傲霜独立的画面。"池上凌霜菊",寥寥数语便勾勒出菊花在寒霜中坚韧生长的景象,展现出其高洁的品格。"别来凡几秋",诗人借此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暗示与菊花阔别已久,已有数个秋天过去。
"今朝见图画",诗人意外在画中重逢菊花,触发了他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忽起故园愁",一个"忽"字表达了情感的突然涌动,由眼前的画作引发了对远方家乡的无尽愁绪。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菊花为引,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对故土的深深怀念和对岁月流转的感慨。
不详
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翠叶迎晚烟,黄花过秋雨。
我思柴桑人,西风但延伫。
争饮耻群鸡,高飞谢黄鹄。
落日坡草寒,萋萋惯幽独。
何处动秋声,摵摵筼筜玉。
遥夜清不眠,怀人在空谷。
㲯毵翡翠羽,错落珊瑚枝。
凤鸟久不至,琼箫空自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