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㲯毵翡翠羽,错落珊瑚枝。
凤鸟久不至,琼箫空自吹。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雅的画面:翠绿的羽毛如同翡翠般细腻,错落有致地排列在珊瑚般的枝干上。诗人借用了凤凰和琼箫的意象,寓意着吉祥和高洁。然而,凤凰(象征君王或贤士)迟迟未至,只有那空洞的箫声回荡,似乎在诉说着期待与失落。整体上,这是一首寓言性较强的咏物诗,表达了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以及现实中的孤寂与期盼。
不详
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袅袅棠梨枝,珍禽啄花去。
一片落长门,思君恐迟暮。
几欲衔环去,天寒旧路迷。
梅边偶相得,并作一枝栖。
云雨时青枫,寒山野望中。
谁将醉时墨,遥寄米家风。
鸟没山意寒,渔归水容夕。
长啸望林扉,微风动萝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