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滩歌

江水远赴瞿唐门,建瓴而下势欲吞。

东过秭归峡逾逼,双崖突起如藩垣。

神龙在槛虎被缚,自然拿攫还腾奔。

巨石中央列戈戟,云霾雨蛰磐孤根。

潆洄未肯注东海,朝宗讵识天王尊。

天吴九首作窟宅,当年割据哀公孙。

老蛟昼号猿夜啸,估客万里伤心魂。

疑是共工怒,头触昆仑折天柱。

又似樊将军,毛发冲冠皆倒竖。

丛祠血食饱淫昏,开凿无人念神禹。

岸边林立黄头儿,负戴装囊半村女。

攀萝扪葛胜丁男,头上银钗已非古。

行旅纷纷学鱼贯,邻船隔舫更相唤。

一舟才过万人呼,沙头杂坐忘餐饭。

西来?艚去如箭,死丧之色人人面。

涛声断处即安澜,咫尺分明割乡县。

舟人酾酒妻孥喜,历尽惊湍观已止。

艰危莫漫数黄牛,鹿角狼头曹桧耳。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长江瞿唐门至秭归峡的壮丽景色和历史典故,以及沿途百姓的生活状态。诗人以江水的奔流比喻瞿唐门的险峻,如同建瓴之势,欲吞天地。秭归峡的双崖陡峭,仿佛天然屏障。诗人借神龙被困和老蛟悲鸣,寓言历史的变迁与哀叹。

诗中提及天吴神话,暗示三峡的来历,以及对古代英雄如共工和樊将军的联想,增添了神秘与激昂的气氛。然而,现实中的渔民生活艰辛,岸边村落妇女负重劳作,祭祀神灵却无人忆及大禹治水的功绩。行旅者拥挤如鱼,船只穿梭,人们因恐惧而面色苍白,显示出生活的艰难。

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对平静安宁的渴望,涛声过后便是安宁,但地理上的咫尺之隔却分隔了两岸的乡县。尽管舟人与家眷因渡过难关而欣喜,但仍提醒读者勿轻视危险的存在,警惕像黄牛、鹿角狼头等地名所寓含的历史警示。

总的来说,这首《新滩歌》以江景为载体,融入历史传说和民间生活,展现了清朝文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自然力量的敬畏。

收录诗词(255)

宋琬(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八大诗家之一。汉族。顺治四年进士,授户部主事,累迁永平兵仆道、宁绍台道。族子因宿憾,诬其与闻逆谋,下狱三年。久之得白,流寓吴、越间,寻起四川按察使。琬诗入杜、韩之室,与施闰章齐名,有南施北宋之目,又与严沆、施闰章、丁澎等合称为燕台七子,著有《安雅堂集》及《二乡亭词》

  • 字:玉叔
  • 号:荔裳
  • 籍贯:莱阳(今属山东)
  • 生卒年:1614~1674

相关古诗词

戏题督邮争界石

何年攘臂此山头,风俗传闻两督邮。

蜀国至今悲杜宇,楚人终是恋鸿沟。

沧桑屡换身安属,朝市频更怒未休。

怪事荒唐君莫笑,古来党祸本清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天生桥歌

天台石梁百余丈,缥缈丹梯不可上。

匡庐瀑布垂云端,银河倒挂千岩间。

苎溪之水西北来,发源月窟何雄哉。

骊龙正睡老蛟蛰,何人鞭起生风雷。

雪山峨峨仆冰柱,冯夷怒击灵鼍鼓。

六鳌鼻额高崔巍,溅玉霏珠自吞吐。

虹桥横跨出天然,元气浑茫绝斤斧。

奔涛忽断咽不流,下穿双穴如咽喉。

须臾溃决势莫御,动摇林壑风飕飗。

万钧强弩齐注射,骅骝顿制金络头。

我来濯缨还洗耳,酌之不异中泠水。

猿啼虎啸车马绝,可怜汨没空山里。噫嘻乎!

古来贤士轗轲亦如此,必逢困厄声名起。

屈子《离骚》马迁《史》,不得其平应尔尔。

残月辉辉搅醉眠,犹觉泉声撼窗纸。

形式: 古风

同施愚山陪祀郊坛

太乙瑶坛接露台,龙旌遥拂翠华来。

仙韶细度云门奏,玉殿初明泰畤开。

千尺炉烟天外转,九重黻佩月中回。

祠官解有登封意,独向《甘泉》拥赋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行路难(其一)

长安豪贵起大屋,日食万钱苦未足。

洛阳年少来上书,旁观笑破绛灌腹。

昔日信陵谋孔艰,车骑喧阗老抱关。

太史犹记东门里,过者徘徊不忍还,呜呼蹑屩担簦日三喟,人生报恩会有地。

形式: 乐府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