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山堂

筑堂太湖北,堂上何所见?

好峰七十二,终日如对面。

其中尽白云,且是难持赠。

鹤鸣露气升,鱼跃波光泛。

唯尔禅居人,天机两相羡。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元末明初诗人张昱的《北山堂》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自然之美的画面。诗人选择在太湖畔建造了一座堂屋,每天面对的是那七十二座秀美的山峰,仿佛近在咫尺,却又如同永恒的画卷。他感叹山中的白云难以捉摸,如同禅意般难以言表,暗示了自然与超然之间的微妙关系。

鹤在晨露中鸣叫,增添了清幽的氛围,鱼儿在湖面跃动,波光粼粼,这些生动的景象更显出生活的生机与活力。诗人羡慕在此修行的人们,他们能与自然的天机相互交融,达到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整首诗通过描绘北山堂的景色和禅意生活,表达了诗人对宁静与超脱的向往与敬仰。

收录诗词(1029)

张昱(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可闲老人。历官江浙行省左、右司员外郎,行枢密院判官。晚居西湖寿安坊,屋破无力修理。明太祖征至京,厚赐遣还。卒年八十三。有《庐陵集》

  • 字:光弼
  • 号:一笑居士
  • 籍贯:元明间庐陵

相关古诗词

李息斋平章画著色竹御屏

此君有逸韵,翠佩而长裾。

遭彼列仙人,授以鸿爪书。

把玩犹未解,倏焉淩空虚。

化为九凤雏,其声杂笙竽。

煌煌蓟丘公,描写登画图。

丹青照屏帷,如对古丈夫。

乃知庙堂上,一日不可无。

至今伶伦氏,见之为踟蹰。

形式: 古风

题天平寺桢上人房

每过屡不逢,出寺乃一见。

岩回树色瞑,日转霞光绚。

邀留复入寺,礼待良缱绻。

欣同静者室,坐久殊未厌。

寂然禅榻外,炉烟落经卷。

境静累自遣,情忘道非远。

方丈如或容,吾将老贫贱。

形式: 古风

访仁一初尊师

愿闻清净法,往谒富春僧。

妙论听不厌,道心中自增。

如此醍醐味,使我尝未曾。

岂无夙世因,坐对古佛灯。

庶几一言下,彼此證三乘。

形式: 古风 押[蒸]韵

雪斋

万有从妄作,庸辨伪与真?

假山复假雪,空色自相因。

东坡古维摩,出语惊天人。

弹指为说法,一息乃万旬。

旧时言所说,几见湖水春?

染习或未除,示此前后身。

题诗附斋壁,庶与坡诗邻。

形式: 古风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