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雷雨来临前后的自然景象与诗人细腻的感受。首句“凉蟾方皎皎”以月光的明亮反衬即将来临的风雨,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即将被打破的氛围。接着,“骤雨忽冥冥”一句,通过“冥冥”一词,形象地描绘了暴雨突然降临的情景,将视觉上的变化表现得淋漓尽致。
接下来的“电闪孤城白”和“雷分乱水青”,运用对比手法,一方面描绘了闪电划破夜空的壮丽景象,另一方面则通过“乱水青”展现了雷声在水面激起的波澜,动静结合,生动地展现了雷雨的震撼力。
“大江元自盛”一句,诗人将目光投向了更为广阔的自然景观——长江,表达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之情。“乔木亦多声”则进一步强调了雷雨中自然界的反应,树木在风雨中的摇曳之声,增添了诗境的生动性。
最后,“幽梦方初觉,犹闻蟋蟀鸣”两句,诗人从自然景观的描写中抽离出来,转而关注内心的感受。在雷雨的惊扰下,原本的梦境被唤醒,但即便如此,耳边仍能听到蟋蟀的鸣叫,这种声音在雷雨之夜显得格外清晰,为诗作增添了一抹宁静与和谐的色彩。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雷雨前后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感受的巧妙融入,展现了自然界的壮美与诗人的独特情感体验,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