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明庆寺诗

地灵居五净,山幽寂四禅。

月宫临镜石,花赞绕峰莲。

霞晖间幡影,云气合炉烟。

迥松高偃盖,水瀑细分泉。

含风万籁响,裛露百花鲜。

宿昔寻真趣,结友亟留连。

山庭出藿蘼,涧沚濯潺湲。

因斯事熏习,便得息攀缘。

何言遂云雨,怀此怅悠然。

徒有南登望,会逐东流旋。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明庆寺游览时所见的自然美景与内心感受。首句“地灵居五净,山幽寂四禅”以“地灵”、“山幽”点明了环境的神圣与静谧,暗示了寺庙所在之地的超凡脱俗。接着,“月宫临镜石,花赞绕峰莲”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月光比作月宫,映照在石头上,花朵围绕着山峰上的莲花,营造了一种清雅、祥和的氛围。

“霞晖间幡影,云气合炉烟”则进一步描绘了日出时分,霞光与幡影交织,云雾与香烟融合的景象,充满了神秘与庄严感。而“迥松高偃盖,水瀑细分泉”则通过对比高耸的松树与细流的泉水,展现了自然界的多样性和和谐之美。

“含风万籁响,裛露百花鲜”两句,通过风吹动万物的声音和露水滋润下的鲜花,表现了自然界的生命力与生机勃勃的景象。最后,“宿昔寻真趣,结友亟留连”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追求和与朋友共享这份乐趣的愿望。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观,也体现了作者对宁静、和谐生活的向往以及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态度。结尾“何言遂云雨,怀此怅悠然。徒有南登望,会逐东流旋”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对未来的期待,以及对自然规律的尊重。

收录诗词(2)

姚察(隋)

成就

不详

经历

姚僧垣子。勤于学业,闻见渊博,为时人所推重。初仕南朝梁。陈宣帝太建初为通直散骑常侍。聘于北周,时沛国刘臻以《汉书》疑事十余条,往访求教。察皆引经据为之剖晰。刘臻以为名下定无虚士。使还,为陈宣帝、后主两朝所重,累迁吏部尚书。陈亡入隋,诏授秘书丞,袭父北绛郡公。诏撰梁、陈二代史。炀帝大业二年所撰史书未毕功,将卒,戒子思廉续成之

  • 字:伯审
  • 籍贯:隋吴兴武康
  • 生卒年:533—606

相关古诗词

赋得笛诗

作曲是佳人,制名由巧匠。

鹍弦时莫并,凤管还相向。

随歌响更发,逐舞声弥亮。

宛转度云窗,逶迤出黼帐。

长随画堂里,承恩无所让。

形式: 古风 押[漾]韵

出塞二首(其一)

漠南胡未空,汉将复临戎。

飞狐出塞北,碣石指辽东。

冠军临瀚海,长平翼大风。

云横虎落阵,气抱龙城虹。

横行万里外,胡运百年穷。

兵寝星芒落,战解月轮空。

严刁息夜斗,辛角罢鸣弓。

北风嘶朔马,胡霜切塞鸿。

休明大道暨,幽荒日用同。

方就长安邸,来谒建章宫。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出塞二首(其二)

汉虏未和亲,忧国不忧身。

握手河梁上,穷涯北海滨。

据鞍独怀古,慷慨感良臣。

历览多旧迹,风日惨愁人。

荒塞空千里,孤城绝四邻。

树寒偏易古,草衰恒不春。

交河明月夜,阴山苦雾辰。

雁飞南入汉,水流西咽秦。

风霜久行役,河朔备艰辛。

薄暮边声起,空飞胡骑尘。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赠薛内史诗

耿耿不能寐,京洛久离群。

横琴还独坐,停杯遂待君。

待君春草歇,独坐秋风发。

朝朝唯落花,夜夜空明月。

明月徒流光,落花空自芳。

别离望南浦,相思在汉阳。

汉阳隔陇吟,南浦达桂林。

山川虽未远,无由得寄音。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