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得家书》是宋代诗人沈与求所作,通过其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身处战乱年代,对家庭的深深挂念与忧虑。诗中以“国步犹艰棘”开篇,形象地描绘了国家正处于艰难时期,暗示了社会动荡不安的背景。接着,“不堪频问家”一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深切思念,以及在战乱中难以安定生活的无奈。
“霜毛失翠葆,蒿目乱玄花”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象征手法,霜白的头发如同失去了光泽的翠绿,蒿草般的眼睛则在纷乱的黑花(可能指战争中的各种混乱景象)中显得迷茫。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诗人年老体衰的形象,也暗喻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的紧密相连,以及在动荡时局中个体的无力感。
“孤客知时节,殊方度岁华”进一步深化了诗人作为离乡背井之人的孤独感,即使在不同的地方度过了岁月,心中的季节却始终未变,对家乡的思念如同四季轮回,永无止息。这句诗体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故乡的永恒怀念。
最后,“干戈就休息,归理邵平瓜”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渴望,以及对未来能够回归田园生活的憧憬。邵平瓜典故出自《史记》,原指秦朝末年隐士邵平在长安城外种瓜自给自足的生活,这里借以表达诗人希望结束战乱,过上宁静安逸生活的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诗人对家书的感怀,展现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交织的复杂情感,以及在动荡时代中对和平与安宁的深切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