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范涵虚太史入闽

卧病谢人徒,块焉处寥廓。

客从何方来,缄书投我橐。

开缄见故人,我心忽不乐。

问子今何适,行行入瓯骆。

瓯骆日南陬,思客春梅落。

冉冉江中云,迢迢海上郭。

太息念我曹,十载依铜爵。

云胡乖羽翮,南北成离索。

惊飙拂林树,洪流奔大壑。

凤栖无静柯,龙游安所托。

闻君有良剑,旧在丰城凿。

佩之入山海,不能逢不若。

宝此千金质,百鍊焉能铄。

今我方无为,草玄惟寂寞。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于慎行所作的《送范涵虚太史入闽》。诗中表达了对友人范涵虚即将前往遥远南方的不舍与担忧。诗人以“卧病谢人徒,块焉处寥廓”开头,描绘了自己因病而无法远行,只能独自面对广阔天地的无奈与孤独。

接着,诗人通过一封来自远方的信件,得知友人将前往南疆,心中不禁感到忧伤。他询问友人此行的目的地,得知是遥远的瓯骆之地,那里春天梅花已落,景象凄凉。诗人感叹友人如同孤雁,难以找到安定的栖息之所,比喻他们之间的离别如同鸟儿失去翅膀,无法自由飞翔。

诗中还提到了自然界的景象,如江中缓缓流动的云彩和远处海港的灯火,这些都增添了离别的愁绪。诗人感慨于自己与友人十年间的深厚情谊,如今却要面临分离,心中充满了无奈与哀伤。

最后,诗人提到友人携带了一把珍贵的宝剑,希望它能在艰难的旅途中给予友人力量与保护,但同时也表达了对宝剑价值与用途的反思。诗人在结尾处自述,自己正处在无为的状态,只能在寂寞中等待友人的归来,表达了对友人深深的思念与期待。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以及对友情的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离别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对未来的忧虑,也有对友情的珍视。

收录诗词(1364)

于慎行(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 字:可远
  • 籍贯:明山东东阿
  • 生卒年:1545—1607

相关古诗词

寄张洪阳殿读豫章四首(其一)

月出何皎皎,照我堂南端。

愁人苦难夜,踯躅起长叹。

长叹将何思,念我平生欢。

江湖万馀里,道路阻且难。

孤雁过我庭,悲鸣风正寒。

愿传尺素书,报尔青琅玕。

书成在怀袖,涕下不能看。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寄张洪阳殿读豫章四首(其二)

昔我从良友,翩然游帝傍。

有如双黄鹄,厉翮起高翔。

风波一相失,天路何阻长。

三秋为一日,噭噭遥相望。

周周啸俦匹,衔羽正徬徨。

麋鹿索其群,孤号在莽苍。

咄咄久沉吟,为君心内伤。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寄张洪阳殿读豫章四首(其三)

海上有浮云,郁郁双龙阙。

何意回飙吹,翳此瑶台月。

风雨忽冥冥,九关不可谒。

直木忌为材,甘井常先竭。

人生百年内,鼎鼎何超忽。

日月跳两丸,谁鍊黄金骨。

富贵亦何为,芳华有时歇。

寄声问所钦,好食山中蕨。

形式: 古风 押[月]韵

寄张洪阳殿读豫章四首(其四)

王阳方结绶,贡禹亦弹冠。

虞卿为其友,解印去邯郸。

千金重然诺,百折不辞艰。

穷达相与俱,飞沈岂异端。

末世逐荣宠,斯道亦已难。

袅彼女萝枝,缠绵诚可叹。

君为千尺松,我为一握兰。

兰松不相结,惟以共岁寒。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