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其一)中秋携儿辈步月至极目亭,寄怀子云兄

去年秋半,正都门结束,相将离别。

潋潋双溪新雁过,重见当时明月。

步转高楼,凄凉看镜,绿鬓纷成雪。

晚晴烟树,傍人飞下红叶。

还记江浦潮生,云涛天际,涌金波一色。

千里相望浑似梦,极目空山围碧。

醉拍朱阑,满簪丹桂,细与姮娥说。

倚风孤啸,恍然身在瑶阙。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翻译

去年秋天的一半,正当京都城门关闭,我们相伴离别。
清澈的溪流中,新雁飞过,又见到当时的明月。
登上高楼,独自悲伤地看着镜子,青丝已如白雪般斑白。
傍晚晴朗,烟雾缭绕的树木间,落叶随风飘落。
还记得江边潮水涌起,天边云涛翻滚,金色的波浪连成一片。
千里之外遥望,仿佛在梦中,满眼皆是空旷的青山环绕。
醉酒后轻拍栏杆,插满枝头的丹桂,悄悄对嫦娥诉说。
倚靠微风,孤独地长啸,恍惚间感觉自己身处仙境。

注释

结束:指京都城门关闭。
潋潋:形容水波荡漾。
绿鬓:青丝,指黑发。
红叶:秋天的枫叶。
云涛:云彩翻滚像波涛。
浑似梦:如同梦境一般。
瑶阙:仙境,宫殿的美称。

鉴赏

这首宋词《念奴娇·其一》是韩元吉所作,描绘了作者去年中秋时节,与家人在都门分别后,独自登高赏月的情景。"去年秋半"点明时间,"结束都门"暗示离别之感。"潋潋双溪新雁过,重见当时明月",通过新雁和明月,表达了对旧时相聚的怀念以及时光流转的感慨。

"步转高楼,凄凉看镜,绿鬓纷成雪",描绘了作者登楼照镜,感叹岁月无情,青春不再的孤独与落寞。"晚晴烟树,傍人飞下红叶"则以秋日景色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寂寥。

接着,词人回忆起江浦的壮丽景色,"江浦潮生,云涛天际,涌金波一色",展现了开阔的视野和对远方友人的思念。"千里相望浑似梦"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梦境般的遥远距离。

"极目空山围碧",空山环绕,碧色苍茫,更显孤独。"醉拍朱阑,满簪丹桂,细与姮娥说",借酒浇愁,对着桂花倾诉心事,仿佛与月宫嫦娥对话,寄托对友人的深深思念。

最后,"倚风孤啸,恍然身在瑶阙",以啸声和想象中的仙境收尾,表达了诗人超脱现实,向往仙界的孤独心境,也寓含着对子云兄的深深怀念。整首词情感深沉,意境优美,展现出作者的才情和对友情的珍视。

收录诗词(686)

韩元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一作许昌(今属河南)人。词多抒发山林情趣,如〔柳梢青〕"云淡秋云"、〔贺新郎〕"病起情怀恶"等。著有《涧泉集》、《涧泉日记》、《南涧甲乙稿》、《南涧诗余》。存词80余首

  • 字:无咎
  • 号:南涧
  • 籍贯:开封雍邱(今河南开封市)
  • 生卒年:1118~1187

相关古诗词

念奴娇(其三)次陆务观见贻念奴娇韵

湖山泥影,弄晴丝、目送天涯鸿鹄。

春水移船花似雾,醉里题诗刻烛。

离别经年,相逢犹健,底恨光阴速。

壮怀浑在,浩然起舞相属。

长记入洛声名,风流觞咏,有兰亭修竹。

绝唱人间知不知,零落金貂谁续。

北固烟钟,西州雪岸,且共杯中绿。

紫台青琐,看君归上群玉。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念奴娇(其四)次韵

春来离思,正楼台灯火、香凝金戟。

扬子江头嘶骑拥,杨柳花飞留客。

枚乘声名,谪仙风韵,更赋长相忆。

酒阑相顾,起看月堕寒壁。

尊前谁唱新词,平林真有恨、寒烟如织。

燕雁横空梅蕊乱,醉里隔江闻笛。

白发逢春,湖山好在,一笑千金直。

待君归诏,买船重话畴昔。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念奴娇(其二)再用韵答韩子师

定交最早,叹西津几度,匆匆论别。

世事浮云山万变,只有沧江横月。

长忆追随,湖山好处,醉帽敧风雪。

竹阴花径,兴来题尽桐叶。

谁忆此地相逢,鬓毛君未白,眉添黄色。

屈指烟霄归诏近,路入龙楼金碧。

千载功名,一尊欢笑,会作他年说。

倚天长剑,夜寒光透银阙。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临江仙(其一)次韵子云中秋

记得年时离别夜,都门强半清秋。

今年想望只邻州。星连南极动,月满大江流。

芸阁老仙多妙语,云阶清梦曾游。

屐声还认庾公楼。金波摇酒面,河影堕帘钩。

形式: 词牌: 临江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