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春慢.春晓赋春声

漏箭初残,芸窗渐晓,春声百种先应。

瑶鼎香消,画楼人倦,睡起峭寒犹凝。

回廊帘尽卷,听穿绿、雏莺声近。

草芽青遍芳郊,春晓几番花信。

脉脉闲愁无据,更谁倚玉箫,催递吟兴。

阑畔娇莺,梁间憨燕,软语商量不定。

一树香桃艳,乍仿佛、明妆端正。戛触金铃。

却愁薄暮风紧。

形式: 词牌: 探春慢

鉴赏

这首清代杨芸的《探春慢·春晓赋春声》描绘了春天早晨的景象,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天的气息和情感。开篇“漏箭初残,芸窗渐晓,春声百种先应”,通过漏箭滴水和窗户透出的光线,暗示黎明的到来,各种鸟鸣声交织成春日的序曲。

接下来,“瑶鼎香消,画楼人倦,睡起峭寒犹凝”,描述了室内香炉中的香气已散,画楼中的人还带着慵懒,感受到早春的微寒。随着帘子的卷起,绿意盎然的园子里,雏莺的歌声越来越清晰,“听穿绿、雏莺声近”。

诗人进一步描绘了郊外的生机,“草芽青遍芳郊,春晓几番花信”,暗示着春天的信息不断传递,花朵次第开放。在这样的氛围中,诗人内心涌起淡淡的愁绪,“脉脉闲愁无据”,无人能理解这份春日的寂寥。

“更谁倚玉箫,催递吟兴”表达了诗人对知音的渴望,希望有人能与他一同欣赏这春光,激发创作灵感。鸟儿的呢喃和桃花的娇艳,如“阑畔娇莺,梁间憨燕,软语商量不定”,构成一幅生动的画面。

最后,“一树香桃艳,乍仿佛、明妆端正”,以盛开的桃花比喻女子的美丽,而“戛触金铃。却愁薄暮风紧”,则预示着美好的时光即将被傍晚的风吹走,流露出一丝惋惜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春晓为背景,融合了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出诗人对春天的独特感受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收录诗词(78)

杨芸(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点绛唇.己未清明前一日,寄顾羽素表妹书赋此,即书于后

画阁无人,深深窣地筠帘下。烛花红却。

梦醒春寒夜。远道缄书,空把离愁写。更深也。

月来窗罅。一树梨花谢。

形式: 词牌: 点绛唇

清平乐.榆钱

东君暴富。铸出青无数。砌角苔花圆欲妒。

认是谁家宝树。日斜片片争飞。随风点上春衣。

换得半囊莺粟,买他一笑蔷薇。

形式: 词牌: 清平乐

虞美人.春日偶成

海棠花发留春住。春也无心去。怪他风雨苦相催。

试看乱红万点、扑帘来。春愁脉脉浑无据。

窗外闻莺语。劝侬把卷暂徘徊。

过了清明又有、牡丹开。

形式: 词牌: 虞美人

扫花游.绿阴

嫩晴台榭,渐翠幄阴阴,障来如许。新凉初度。

记前宵曾洒、绿天疏雨。午梦圆时,庭院昼长无暑。

微吟处。觉静里冷香,飞上诗句。弹指春已暮。

只巷尾笼青,檐牙泻露。年华暗数。

更云暖烟昏,几回延伫。觅遍馀香,一片愁迷空庑。

浑不语。正斜阳、浓妆那树。

形式: 词牌: 扫地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