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别诸子还山(其一)

行行且莫怅离群,笑指前山日欲曛。

此际谁为当去客,及时犹得少迟君。

归僧箬笠全冲雪,老我茅堂半住云。

别后故交劳远梦,夜钟无计遣相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成鹫所作的《留别诸子还山》其一,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情景和内心情感。

首联“行行且莫怅离群,笑指前山日欲曛”以轻松的口吻开始,劝慰友人不必过于伤感于离别,而是要乐观地面对未来。夕阳西下,前山映照着温暖的余晖,这一景象既烘托出离别的氛围,又蕴含着对美好未来的期待。

颔联“此际谁为当去客,及时犹得少迟君”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之情。在离别之际,诗人既是即将离去的客人,也是希望友人能稍作等待的人。这种双重身份的设定,既体现了友情的深厚,也流露出对相聚时光的珍惜。

颈联“归僧箬笠全冲雪,老我茅堂半住云”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禅意的画面。归来的僧人头戴箬笠,不畏风雪,而诗人自己则住在半隐于云雾中的茅草屋中。这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也暗示了他内心的平静与超脱。

尾联“别后故交劳远梦,夜钟无计遣相闻”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即使在分别之后,诗人仍然会在梦中与友人相聚,但现实中的相隔却使得这种相聚变得遥不可及。夜钟声声,似乎在诉说着无法传达的思念之情。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离别的感慨,也有对未来的期许;既有对自然的热爱,也有对友情的珍视。通过生动的场景描绘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高超的艺术技巧。

收录诗词(1733)

成鹫(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留别诸子还山(其二)

七斤破衲五条衣,结束閒身上翠微。

满地风尘成老丑,一天雨雪独来归。

江山未辨谁宾主,今昨何曾有是非。

从此孤僧似孤鹤,出门长与白云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山中除夕与诸子同赋

日暮方思早入林,残除镫火住山心。

寒斋有客先春到,孤榻留僧彻夜吟。

老向邻鸡啼处过,坐从檐雨听时深。

蹉跎一夕成今古,宇宙茫茫涕自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山居与霍宾辉孝廉园亭相近漫题其壁

行遍千峰得此村,结茅况复近高轩。

相闻爱客时开径,应许閒人来叩门。

半角好山谁作主,一溪流水自同源。

老僧昨暮鸣清磬,曾否因风到耳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送本师入云门

老来翻喜病身閒,正好随师远闭关。

留得馀生在尘世,定寻归路入名山。

溪声过耳成流转,云影无心自往还。

到日若从深处隐,松寮多结两三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