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明代诗人孙绪在“剪韭轩”中与友人欢聚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生活中的平凡之乐。诗中以“五侯盘馔罗烹燔,丽歌偏称如飞轩”开篇,将宴会的奢华与宴乐的欢愉描绘得淋漓尽致,随后笔锋一转,转向了更为朴素的生活场景——“儒宫一亩足风雨,垣颓屋漏谁篱籓”,描绘了一处简陋却充满自然气息的小屋。
接着,“顽阴良夜来佳友,斗室罄悬百未有”表现了诗人邀请好友共度良宵的情景,即使是在简陋的环境中,也能感受到友情的温暖和生活的乐趣。诗人亲自下厨,为朋友准备食物,“呼僮汲水溉釜鬵,自涉东园剪新韭”,展现了他的热情与细心。
“大韭数寸方吐花,小韭出土才新芽。一剪一握意未厌,笠蓑任逐飘风斜”描绘了诗人亲自剪取新鲜韭菜的过程,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与满足。夜晚的雨声与清晨的韭菜,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预示着美味佳肴即将呈现。
“潇潇彻夜雨未歇,明朝肥嫩犹堪誇”表达了对即将到来的美好事物的期待,而“火活羹调清可掬,饫肠满碗甘于肉”则直接描述了美食的诱人之处,让人垂涎欲滴。
最后,“人生有食饱即休,五鼎何为日仆仆。书生口腹真草草,膏梁毕世迹如扫”表达了诗人对简单生活态度的追求,认为人生只需满足基本的饮食需求,过于追求物质享受并无必要。同时,也体现了他对书生生活状态的反思,认为应摆脱世俗的束缚,追求精神的自由。
“借问轩中尚友谁,见说东京郭有道”则以提问的方式,引出了与友人共度时光的愉悦,同时也暗含了对古代贤人的敬仰,希望能在生活中找到像郭有道这样的知音。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热爱与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简单生活的向往,是一首富有生活哲理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