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元代诗人盛熙明的《游补陀》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游历补陀时的心境与所见之景。
首句“惊起东华尘土梦”,诗人仿佛从繁华的尘世中醒来,内心涌动着对自然宁静生活的向往。接着,“沧洲到处即为家”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追求,无论身处何地,都能找到心灵的归宿。
“山人自种三株树,天使长乘八月槎”两句,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山人与天使的形象融入自然之中,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山人亲手种植的三株树,象征着生命的成长与希望;天使长乘着八月的木筏,寓意着自由与超脱。
“梅福留丹赤似橘,安期送枣大于瓜”则通过历史人物梅福与安期的典故,进一步丰富了诗歌的文化内涵。梅福留下的丹药如同橘子般鲜艳,象征着长寿与智慧;安期赠送的枣子大如瓜,寓意着丰饶与吉祥。
最后,“金仙对面无言说,春满幽岩小白花”两句,以金仙的沉默与小白花的绽放,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充满生机的氛围。金仙虽不言语,却以自身存在传递着智慧与慈悲的信息;而春日里盛开的小白花,则是大自然生命力的象征,充满了希望与喜悦。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文典故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