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其五)再用韵答李子永

君莫赋幽愤,一语试相开。

长安车马道上,平地起崔嵬。

我愧渊明久矣,独借此翁湔洗,素壁写归来。

斜日透虚隙,一线万飞埃。断吾生,左持蟹,右持杯。

买山自种云树,山下斸烟莱。

百炼都成绕指,万事直须称好,人世几舆台。

刘郎更堪笑,刚赋看花回。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水调歌头·其五》。诗人以一种轻松诙谐的口吻,劝诫朋友不要过于沉溺于幽愤之情,而是要以开阔的心胸面对生活。他描绘了长安繁华道路中突然出现的壮丽景象,暗示人生中的困境也能转化为新的起点。诗人自比陶渊明,借饮酒和归隐的生活方式来洗涤心灵,表达对超脱世俗的向往。

接着,诗人描述了自己的生活态度,主张享受人生,无论是持蟹饮酒,还是在山间劳作,都充满了乐趣。他强调了内心的平静与豁达,即使面对世事纷扰,也能看淡一切,视如烟尘。他认为,人生短暂,应乐观看待,不必过于在意他人的眼光,即使是像刘郎那样的人,看到花开花落也会有所领悟。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语言生动,体现了辛弃疾豪放洒脱的人生态度,以及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收录诗词(762)

辛弃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140-1207

相关古诗词

水调歌头(其九)赋傅岩叟悠然阁

岁岁有黄菊,千载一东篱。

悠然政须两字,长笑退之诗。

自古此山元有,何事当时才见,此意有谁知。

君起更斟酒,我醉不须辞。回首处,云正出,鸟倦飞。

重来楼上,一句端的与君期。

都把轩窗写遍,更使儿童诵得,归去来兮辞。

万卷有时用,植杖且耘耔。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其三)寿赵漕介庵

千里渥洼种,名动帝王家。金銮当日奏草,落笔万龙蛇。带得无边春下,等待江山都老,教看鬓方鸦。莫管钱流地,且拟醉黄花。

唤双成,歌弄玉,舞绿华。一觞为饮千岁,江海吸流霞。闻道清都帝所,要挽银河仙浪,西北洗胡沙。回首日边去,云里认飞车。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押[麻]韵

水调歌头(其一)题张晋英提举玉峰楼

木末翠楼出,诗眼巧安排。

天公一夜,削出四面玉崔嵬。

畴昔此山安在,应为先生见挽,万马一时来。

白鸟飞不尽,却带夕阳回。劝公饮,左手蟹,右手杯。

人间万事变灭,今古几池台。

君看庄生达者,犹对山林皋壤,哀乐未忘怀。

我老尚能赋,风月试追陪。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其一)严子文同传安道和盟鸥韵,和以谢之

寄我五云字,恰向酒边来。

东风过尽归雁,不见客星回。

闻道琐窗风月,更著诗翁杖屦,合作雪堂猜。

岁旱莫留客,霖雨要渠来。短檠灯,长剑铗,欲生苔。

雕弓挂壁无用,照影落清杯。

多病关心药裹,小摘亲锄菜甲,老子正须哀。

夜雨北窗竹,更倩野人栽。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