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一点红尘未敢生,松间雪后政堪行。
日光半破风微度,时作高林落果声。
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雪后的山居图景,诗人通过精细的观察和深厚的情感,展现了自然界在冬日的宁静与美丽。
“一点红尘未敢生”,这里的“一点红尘”指的是一丝尘土或微小的红色之物,比喻世间的喧闹与污浊。在雪后的世界里,这些通常充斥在人间的声音和景象都被覆盖,仿佛连尘埃也不再敢于生长,表现了自然界在大雪过后的纯净无瑕。
“松间雪后政堪行”,则是说雪后,在松树之间,人们的足迹(即“政”)变得稀少和谨慎。这里的“政”字有秩序、规律之意,暗示着雪后的世界有一种超然于世俗纷争的静谧与和谐。
下一句,“日光半破风微度”,描绘的是天气寒冷而又明朗的景象。阳光透过云层照射下来,但并非全无遮挡,给人一种温暖又不失清晰的感觉。“风微度”则形容微风轻拂,带来的是一种温柔和缓。
最后,“时作高林落果声”,诗人捕捉到了雪后山中偶尔传来的果实掉落的声音。这声音在寂静的山林中显得格外清晰,仿佛是大自然唯一的回响。
这四句话共同构建了一个宁静、纯净而又生机勃勃的雪后山居图景,让人读之而感到心旷神怡。
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春近能馀几许寒,雪花才落便销残。
青松梢上兰根下,犹得三朝两日看。
松本无声风亦无,适然相值两相呼。
非金非石非丝竹,万顷云涛殷五湖。
脩涂残暑仆夫劳,午憩茅檐尺许高。
忽有凉风飒然起,小松呼舞大松号。
千里都无半点山,如何敢望有人烟。
不教远树遮拦却,芦荻生来直到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