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敝袍》是清代诗人方贞观所作,通过衣物的变化反映了时光的流逝与岁月的变迁,以及对友情的深刻感悟。
首句“故友绨袍意”,开篇便点明了主题——旧日朋友赠送的袍子,承载着深厚的情谊。接下来,“今经几岁寒”一句,时间的流逝如同冬日的寒冷,让袍子经历了多年的考验,见证了岁月的更迭。
“补多微觉重,老瘦渐嫌宽。”随着岁月的推移,袍子上的补丁越来越多,重量也逐渐增加,而穿着者因为年老体瘦,感觉袍子变得过于宽松,不再合身。这里不仅描绘了袍子的物理变化,也隐喻了人与物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产生的变化。
“色已随年尽,棉因屡洗残。”颜色随时间褪去,棉花经过多次洗涤后也变得残破不堪。这一句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无情,它不仅改变了袍子的外观,也影响了其内在的质量。
最后,“更新吾岂敢,还作赠时看。”表达了诗人对于袍子的珍惜之情。即使袍子已经破旧不堪,他也不敢轻易更换,而是将其视为珍贵的记忆,每当看到它,就会想起曾经的朋友和那段美好的时光。
整首诗以一件旧袍为载体,细腻地描绘了时间的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以及对友情的怀念,情感真挚,寓意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