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明代诗人苏葵所作,名为《老志》。诗中描绘了一位年迈而志向不减的智者形象,其心境与追求跃然纸上。
首句“老志未消磨”,开篇即点明主题,即便到了老年,心中的志向依然坚定不移,未曾消减。接着,“常时苦切磋”一句,表明这位智者在日常生活中不断磨砺自我,追求精进。这种对自我提升的执着,体现了其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心闲赢事省,学浅怪书多。”这两句进一步展现了智者的内心世界。心地宁静之人,往往能以更少的事务获得满足;而学识浅薄的人,或许会因书籍的丰富而感到困惑或不解。这里通过对比,突出了智者内心的平和与对外界事物的深刻理解。
“未履明诚境,能祛富贵魔。”智者虽未达到完全明悟真理的境界,但已能够摆脱世俗的诱惑,如富贵这类外在的束缚。这不仅是对个人修为的肯定,也暗示了追求内在精神世界的超越性价值。
最后,“朝闻甘夕死,鞭辟更无他。”表达了智者对于真理的渴望与追求,即使在生命的尽头也能欣然接受,因为在这过程中,他已经得到了心灵的满足与升华。这句话不仅体现了对知识的热爱,更蕴含着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老志》诗通过对一位年长智者的内心世界和生活态度的描绘,展现了追求精神成长与智慧积累的重要性,以及在面对人生挑战时保持平和与坚定的可贵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