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事近(其二)

春雨挠元宵,花绽柳眠无力。

风峭画堂帘幕,卷金泥红湿。

王孙开宴聚娇饶,越山洗愁碧。

休说凤凰城里,少年时踪迹。

形式: 词牌: 好事近

翻译

春雨轻拂元宵夜,花朵绽放柳枝软弱无力。
冷风吹过画堂,掀动窗帘,金色的泥地上落满了湿润的红艳花瓣。
贵族公子举办宴会,聚集着美丽的女子,她们的欢笑如越山清泉洗尽忧愁。
别提那繁华的凤凰城,那是我青春时代的足迹。

注释

春雨:形容春天下细小而连绵的雨水。
挠:轻轻触碰,这里指春雨轻拂。
元宵:农历正月十五的节日,有吃汤圆的习俗。
花绽:花朵盛开。
柳眠无力:形容柳树在春风中摇曳,显得柔弱无力。
风峭:寒风刺骨,形容风力强劲。
画堂:装饰华丽的厅堂。
帘幕:窗帘。
卷金泥红湿:描绘了风吹过时,金黄色的泥地和红色花瓣被卷起的场景。
王孙:古代对贵族公子的称呼。
娇饶:美丽且娇媚的女子。
洗愁碧:比喻女子的笑声如清泉般洗涤忧愁。
凤凰城:古代传说中的富丽城市,此处可能象征繁华。
少年时踪迹:回忆青春时代的经历和足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宴会图景,充满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回忆。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出春天雨后的湿润与生机,以及人们在这样的环境中举行宴席的情形。

"春雨挠元宵,花绽柳眠无力"一句,以轻柔的笔触描绘了春雨过后,月色朦胧,而鲜花则因春风吹拂而稍显疲惫,柳絮随风飘扬却又带着一种无力的美感。

"风峭画堂帘幕,卷金泥红湿"接着描写了室内的场景,春风虽已过,但仍留下一丝冷厉,帘幕在风中微动,而室内的装饰则因潮湿而显得格外鲜亮。

"王孙开宴聚娇饶,越山洗愁碧"诗人转而写到宴席上,贵族子弟们举杯畅饮,尽情享受美好时光,而远处的越山则因春雨而变得更加清新。

最后一句"休说凤凰城里,少年时踪迹"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岁月的怀念,不愿再提起那些在凤凰城中留下的青春旧事。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郁和对过往美好的追忆。

从这首诗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情感是复杂的,他既享受着现实中的宴会乐趣,也不禁思念起过去的时光。这种对比和融合,增添了诗歌的情感深度和艺术魅力。

收录诗词(264)

朱敦儒(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历兵部郎中、临安府通判、秘书郎、都官员外郎、两浙东路提点刑狱,致仕,居嘉禾。绍兴二十九年(1159)卒。有词三卷,名《樵歌》。获得“词俊”之名,与“诗俊”陈与义等并称为“洛中八俊” (楼钥《跋朱岩壑鹤赋及送闾丘使君诗》)

  • 字:希真
  • 籍贯:洛阳
  • 生卒年:1081-1159

相关古诗词

好事近(其十四)

我不是神仙,不会炼丹烧药。

只是爱闲耽酒,畏浮名拘缚。

种成桃李一园花,真处怕人觉。

受用现前活计,且行歌行乐。

形式: 词牌: 好事近

好事近(其八)

拨转钓鱼船,江海尽为吾宅。

恰向洞庭沽酒,却钱塘横笛。

醉颜禁冷更添红,潮落下前碛。

经过子陵滩畔,得梅花消息。

形式: 词牌: 好事近

好事近(其三)子权携酒与弟侄相访作

惊见老仙来,触目琳琅奇绝。

打酒道人林下,奏醉翁三叠。

接䍦倾倒海云飞,物色又催别。

回棹晚江春雨,胜剡溪风雪。

形式: 词牌: 好事近

好事近(其九)

短棹钓船轻,江上晚烟笼碧。

塞雁海鸥分路,占江天秋色。

锦鳞拨剌满篮鱼,取酒价相敌。

风顺片帆归去,有何人留得。

形式: 词牌: 好事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