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寐(其一)

瓦裂慨平生,无眠枕半横。

逐臣常内讼,谪梦自多惊。

投晓星河澹,近山钟鼓清。

晨炊知米贱,犹恐费经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一生辛劳如瓦破裂,夜晚难眠只枕半边
被贬之人内心常有争辩,贬谪之梦总是充满惊恐
拂晓时分星辰稀疏银河淡,近山寺庙钟鼓声清脆
早晨煮饭察觉米价低廉,但仍担心会耗费太多

注释

瓦裂:形容生活艰辛,像瓦片破裂。
无眠:夜晚无法入睡。
逐臣:被贬逐的官员。
内讼:内心的争斗和反思。
谪梦:被贬谪后的梦境。
投晓:拂晓时分。
星河澹:星光稀疏,银河暗淡。
钟鼓清:寺庙钟鼓声音清脆。
晨炊:早晨做饭。
米贱:米价便宜。
经营:花费和管理。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郑刚中的《无寐(其一)》,通过描绘主人公夜晚难以入睡的情景,展现了他内心的苦闷与忧虑。"瓦裂慨平生"一句,以瓦片破裂的声音寓言人生的坎坷,表达了诗人对一生遭遇的感慨。"无眠枕半横"则直接描述了主人公辗转反侧、难以入眠的状态。

"逐臣常内讼"写出了诗人的身份——被贬逐的官员,内心充满了对自己命运的申诉和不平。"谪梦自多惊"进一步揭示了他因贬谪而常常在梦中惊醒,反映出内心的不安与惶恐。

"投晓星河澹"描绘黎明时分,银河渐淡的景象,暗示着诗人期待曙光的到来,但又深知现实的艰难。"近山钟鼓清"则借清晨山寺的钟声和鼓声,营造出一种清冷寂静的氛围,强化了诗人的孤独感。

最后两句"晨炊知米贱,犹恐费经营",表面上写早晨炊事时发现米价低廉,暗含生活的艰辛,即使如此,诗人仍担忧经济上的困难,显示出他对未来的忧虑和对生活的勤俭态度。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刻画了诗人贬谪生活中的困顿与挣扎,情感深沉,富有哲理。

收录诗词(678)

郑刚中(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抗金名臣。生于宋哲宗元祐三年,卒于高宗绍兴二十四年,年六十七岁。登绍兴进士甲科。累官四川宣抚副使,治蜀颇有方略,威震境内。初刚中尝为秦桧所荐;后桧怒其在蜀专擅,罢责桂阳军居住。再责濠州团练副使,复州安置;再徙封州卒。桧死,追谥忠愍。刚中著有北山集(一名腹笑编)三十卷,《四库总目》又有周易窥余、经史专音等,并传于世

  • 字:亨仲
  • 籍贯: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
  • 生卒年:1088年—1154年

相关古诗词

乍晴

几日春山雨作霖,晓风端为破重阴。

登楼物色浑如画,倚槛情怀未易吟。

万里斜阳鸟飞去,四围烟树客愁深。

个中定有超然法,趺坐端须仔细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冬大暖桃李花飞如雨已而遽寒绵裘犹薄也

冬令常温客不愁,日来还用理衣裘。

浪开易落惊花雨,过暖成寒似麦秋。

木叶摇风摧宿鸟,江烟带暝起沙鸥。

何人有酒生春意,驱我新诗到笔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去冬

去冬竹瓦迎新雪,曾下珠玑到酒盘。

正月便回春意暖,五更微带雁声寒。

门谙寂寞何须翟,鬓就衰残岂是潘。

祗有报恩心耿耿,自馀都作六如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未至鼎州道旁有甘泉既酌泉过松竹百步投宿小寺翌日又酌泉登舆松竹间兰香甚盛感而赋之时自移封

一宿招提又裹粮,寸心孤影自匆忙。

客从瘴岭暑边过,兰在幽林深处香。

动静于人曾两意,升沈如梦亦都忘。

但悲垂老恩无报,泪眼瞻依日月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