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泊焦山作

晴光明素镜,皎月海门浮。

蜃气朝成雾,龙吟夜入秋。

十年常作客,万里一维舟。

凭吊蜗庐叟,低回意欲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舟泊于焦山时所见的壮丽景象与内心的感受。首句“晴光明素镜”以明净的晴空比作素白的镜子,形象地展现了天空的清澈与明亮,为整幅画面奠定了清朗的基调。

接着,“皎月海门浮”一句,将皎洁的月亮比喻为在海门漂浮,不仅描绘了月光洒满海面的美景,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蜃气朝成雾,龙吟夜入秋”则进一步展示了自然界的奇妙变化。早晨,海面上升起的蜃气仿佛化作了轻盈的雾,而夜晚,似乎有龙的吟啸声融入了秋夜的寂静之中,既增添了神秘色彩,又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

“十年常作客,万里一维舟”两句,表达了诗人长期漂泊在外的生活状态,以及对自由与远方的追求。十年的客居生活,使他更加珍惜每一次航行的机会,仿佛在无垠的大海上寻找心灵的归宿。

最后,“凭吊蜗庐叟,低回意欲留”则是诗人情感的升华。面对焦山上的老者(蜗庐叟),诗人产生了留连忘返之意,这不仅仅是对自然美景的留恋,更蕴含着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在自然与历史的长河中,每个人都是匆匆过客,但总有些瞬间能触动心灵,让人驻足回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对漂泊生活的感慨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探索,是一首富有哲思的佳作。

收录诗词(608)

缪公恩(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春闺

千树桃花映粉楼,东风万点逐波流。

落红不是题诗叶,愁向人间寄得不。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水阁纳凉同董均可步管丈秋崖元韵

一泓秋涨半池荷,小榭临流起细波。

水气潜随花气散,蝉声远杂树声多。

残霞影落连朱槛,新霁烟深锁翠萝。

纳爽不知天竟晚,已看高阁转银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前题答董均可

小阁清幽绕芰荷,生香十里漾层波。

雨侵石壁吟蛩少,风拂寒林野茧多。

断港残晖留几榻,平桥衰柳伴藤萝。

长歌久出巴人下,一曲淇原隔大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寒月

仙宇萧骚转玉绳,西风淅淅夜澄澄。

光飞碧瓦千家雪,影挂银河一片冰。

潮落海天秋气敛,烟销云汉露华凝。

嫦娥罢舞开妆镜,霜重霓裳力不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