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不是幡兮不是风,轩辕宝鉴出怀中。
森罗万象难逃影,恋窟狐狸失却踪。
这首诗名为《颂古十八首·其六》,作者是宋代的佛教僧人释师一。诗的内容以生动的比喻描绘了一种洞察力和智慧的力量。"不是幡兮不是风",形象地暗示了超越表象的直觉或领悟,类似于禅宗中的"无相"概念,意指并非来自外物或风动,而是内心的觉醒。"轩辕宝鉴出怀中",将心比作宝鉴,象征着智慧如镜,能照见万物的本来面目,连"森罗万象"都无法遁形。"恋窟狐狸失却踪"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智慧的力量,即使是狡猾如狐狸,也无法隐藏于幻象之中,失去了藏身之处。整首诗寓言深刻,富有禅意,体现了诗人对修行与觉悟的追求。
不详
壁间书偈言无物,腰石当知力有馀。
莫道懒翁无伎俩,糠中舂出走盘珠。
浑身燥痒倩人搔,入骨搔来身已劳。
一下被伊搔著了,平生痒处一时消。
万年藤上一枝春,用祝光尧万乘君。
身固寿康长不老,大平时代自由身。
相逢握手不论心,心性吾侪眼里金。
三个柴头煨品字,与君閒话古丛林。
柴头煨尽已更阑,楼上钟声落月寒。
一把柳丝取不得,和烟搭在玉栏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