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沈辽所作的《古兴十六首》中的第十三首。沈辽以深沉的哲思和淡泊的情怀,探讨了生命与自然、荣枯与衰老的深刻主题。
“落叶何足叹,岁暮皆枯枝。” 开篇即以落叶喻人生,指出生命的衰败是自然规律,不必过分哀叹。岁月流转,万物终将归于凋零,这是自然界无法改变的事实。
“白发不可摘,我老谁不知。” 接着诗人自问自答,感叹岁月无情,白发生长是自然之理,自己老去的事实无人不知。这里既有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也有对自我老去的坦然接受。
“荣瘁乃常理,日月潜推移。” 荣华与衰败是生命循环的常态,如同日月更替,自然规律不可违。诗人在此揭示了生命从盛到衰的自然法则,同时也暗示了人生的无常。
“庄生强欲下,祗能解人颐。” 最后一句引用庄子的故事,意在说明即使庄子试图逃避或理解生死的奥秘,最终也只能让人会心一笑。这里借用了庄子哲学中关于生死问题的思考,表达了对生命终极意义的深沉思考和豁达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比、引用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和时间的深刻洞察,以及在面对生命无常时的超然态度。沈辽以简练的语言,传达出一种超越世俗的智慧和对生命本质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