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兴十六首(其十六)

畴昔一梦还,强忧亦强喜。

残息若少延,视今谅亦尔。

何为有得失,宁非为物使。

长哂王潜夫,区区论天咫。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沈辽所作的《古兴十六首》中的第十六首。沈辽以深沉的思考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了人生的无常与世事的变幻。

诗中开篇“畴昔一梦还,强忧亦强喜”,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追忆,以及对过去情绪的回顾。无论是忧愁还是欢喜,都已成为了过去,成为了一段梦境般的回忆。这种对过往情绪的强烈对比,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短暂和变化无常的深刻感悟。

接着,“残息若少延,视今谅亦尔”则进一步阐述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有限性。诗人似乎在说,如果生命能够稍微延长一些,那么现在的情况也必定会如同过去一样,充满了不确定性和变数。这种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对生命价值的深刻思考。

“何为有得失,宁非为物使”则提出了一个哲学问题:为什么会有得失?难道不是被外在事物所左右吗?这里诗人探讨了人与外界的关系,以及人在面对外界事物时的被动性。这种对命运和自我控制能力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于人生哲学的深入思考。

最后,“长哂王潜夫,区区论天咫”则是对某位名为“王潜夫”的人的讽刺或批评。这里的“哂”字,表示了诗人对王潜夫过于拘泥于天命、局限于个人视野的不屑。诗人通过这一句话,表达了自己对于超越个人局限、追求更广阔视野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人生、时间、得失、命运等主题的探讨,展现了沈辽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洞察和对人生哲学的独到见解。诗中蕴含的哲理意味深长,引人深思。

收录诗词(420)

沈辽(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次韵酬楚兴三颂(其一)答设斋

莫欺隐几维摩老,不为文殊不设斋。

寂寂青山何所有,霜风落叶满空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佳]韵

次韵酬楚兴三颂(其二)答施衣

给孤长者寻常有,应供如来不易逢。

二施本无差别理,莫论庭柏与庭松。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冬]韵

次韵酬楚兴三颂(其三)答见赠

已住世间如影响,不牵法相论偏圆。

山边茆屋随缘业,不是当时忍辱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寄金山禅师

秋来清血洒潇湘,遥望东流带夕阳。

为过金山沾法力,便随潮水入钱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