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怀(其二)

罗浮有铁桥,上跨秋河影。

登此望东南,下视三山并。

琼楼郁崔嵬,炤耀沧波冷。

真人相往还,遗我金丹鼎。

谓可驻颓颜,羽翮生俄顷。

九还当可为,须托金石永。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罗浮山铁桥之上的壮丽景象,以及对长生不老的向往与追求。诗人以“罗浮有铁桥”开篇,将读者带入一个超凡脱俗的世界。铁桥横跨于秋夜的银河之上,桥下的三山仿佛在水波中并列,构成了一幅静谧而神秘的画面。

接着,诗人笔锋一转,描述了琼楼的巍峨与光辉,它们映照着深邃的海水,显得格外冷艳。这样的景象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壮美,也暗示了某种超凡脱俗的力量或存在。

“真人相往还,遗我金丹鼎”,这里提到的“真人”可能象征着得道成仙之人,他们与世隔绝,往来于仙境之中,并留下了能够延年益寿的“金丹鼎”。这不仅是对古代神仙传说的引用,也是诗人内心对于长生不老、超脱尘世的渴望的体现。

最后,“谓可驻颓颜,羽翮生俄顷。九还当可为,须托金石永。”表达了诗人对于通过修炼或某种方式达到永生的愿望。他认为,只要坚持不懈地追求,最终可以实现驻颜不衰,羽翼生出,如同飞禽般自由翱翔。同时,他强调了“九还”的重要性,即修炼的九个阶段,只有通过这些阶段的积累和努力,才能最终达到永恒的目标。这里的“金石永”则象征着坚定的决心和长久的努力,是实现这一目标不可或缺的条件。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于超越世俗、追求长生不老的深刻思考和强烈愿望,同时也蕴含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向往。

收录诗词(334)

张穆(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工诗,善画马,能击剑。壮年往来吴中,结交知名之士。后归隐罗浮山。所画山水有生气。年八十余,尚步履如飞。有《铁桥山人稿》

  • 字:穆之
  • 号:铁桥
  • 籍贯:明末清初广东东莞
  • 生卒年:1607—1688以后

相关古诗词

咏怀(其三)

畴昔何所慕,梦与古人期。

斯道久已杳,髣髴若见之。

贫贱拘阔怀,局蹐废驱驰。

乃令此心负,耿耿终不移。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送高望公还山

相消残垒客言归,剩有青山慰布衣。

十载感人同社燕,一朝愁我对春晖。

江阴思向垂阳结,天远情牵野鹜飞。

言慕鲁连东海蹈,空怀贫食故山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访梅花

一冬清绪坐难安,竹杖寻香过古坛。

白屋定知高士隐,红楼更有玉人看。

孤根岂合人间艳,冰蕊应添石室寒。

自折杖头无可寄,归来还助几朝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秋燕为王公子小史画并题

今年别似去年时,海国秋花暗绿漪。

轻薄昔曾王谢客,翩跹还见赵家姨。

难留珠萡霜前影,莫负红丝社后期。

惆怅送伊何日返,不应容易傍人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