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祀田

朝耕高奥田,莫耕高奥田。

粢盛戒清酤,伏腊击肥鲜。

良哉古人意,以此奉周旋。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世祀田》由明代诗人边贡所作,通过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对古代农耕智慧的尊重与推崇。

首句“朝耕高奥田”,描绘了清晨农民在高而深的田地里辛勤耕作的情景,展现了劳动人民的早起劳作精神。接着,“莫耕高奥田”一句,似乎是在提醒人们,耕作不宜过于深入或过高,可能暗含着对过度劳作或不适宜耕作条件的警告。

“粢盛戒清酤,伏腊击肥鲜。”这两句进一步阐述了古代农耕文化中对食物的重视和祭祀的仪式感。其中,“粢盛”指的是祭祀时所用的谷物,“清酤”是清酒,“伏腊”则是古代的祭祀节日,而“击肥鲜”则意味着宰杀肥美的牲畜作为祭品。这些细节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的敬畏以及对丰收的渴望和庆祝。

“良哉古人意,以此奉周旋。”最后两句总结并表达了对古人智慧的赞美。古人通过合理的耕作方式和祭祀活动,不仅维护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也体现了社会秩序和文化传承的重要性。这句话强调了遵循古人智慧的价值,以适应和维持社会的稳定与繁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述古代农耕生活和祭祀习俗,展现了边贡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和敬仰,同时也蕴含了对现代人如何借鉴古人智慧,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收录诗词(1453)

边贡(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因家居华泉附近,自号华泉子。明代著名诗人、文学家。弘治九年(1496)丙辰科进士,官至太常丞。以诗著称于弘治、正德年间,与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并称“弘治四杰”。后来又加上康海、王九思、王廷相,合称为明代文学“前七子”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市)
  • 生卒年:1476 ~1532

相关古诗词

观苏门山图

昔予祇皇役,弭节苏门山。

展眺孙登祠,薄暮松扉关。

凄风振林木,䬃䬃流区寰。

如聆长啸音,来彼白云间。

又如见青蓑,囊琴弄潺湲。

缅怀沈冥志,上与沮溺班。

一别期再游,欲往途路艰。

临图起遐想,延伫久忘还。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再游石门洞

苍然郭东山,百丈萦青碧。

石门忽中断,窈窕开仙宅。

遥窥日月深,却转烟雾隔。

中天屹楼居,星斗挂几席。

芳岩眩绮绣,丛巘围苍壁。

山鬼不避人,惊猿啸窥客。

披榛上孤亭,奇观壮心魄。

穷崖倚天悬,瀑水半空射。

高流横杂佩,直下垂疋帛。

分作四山喧,散为千顷泽。

初冬天未寒,晨曦映岚赫。

重来意弥眷,独往任所适。

信美惬心期,胡为老行役。

终然脱尘网,高举凌风翮。

形式: 古风

送王内使敬夫归省

归骖慕乡土,欲止不可能。

朝发华阴祠,日夕过灞陵。

风林散轻雨,山店明春灯。

忽忆旧时路,别来如更增。

蟏蛸缀檐牙,游子行到家。

邻里登墙头,顾望纷且哗。

堂前列车马,堂上生光华。

何以为亲寿,宫衣明绣花。

草堂近终南,采兰日往来。

兄弟各相勉,行歌咏南陔。

亲心日以悦,亲颜日以开。

閒时语家庆,笑指庭中槐。

春潭水烟青,春岸杏花赤。

宛转沙上径,依依记行迹。

濯缨清浅流,还坐旧苔石。

鸥鹭了不惊,遥应识归客。

春分酒初熟,香满青门店。

匹马随双童,穿林复经堑。

夜窗清梦里,花笔生彩焰。

好是南山灵,相寻索诗欠。

我思何所在,乃在樊川沚。

斜月照虚梁,微风动芳芷。

悠悠抱沈念,脉脉感前喜。

尺练难重持,春冰限双鲤。

君陂水多鱼,我湖山有鹊。

一飞与一潜,各自相娱乐。

同游京辇下,十载镇如昨。

昨夜问君行,朝来宦情薄。

君才比天马,高躅不可蹈。

我心寔亡羊,多岐赖君导。

关山一为别,轮轸何时到。

感激木瓜篇,琼琚愧相报。

枕书卧南窗,月黑灯不明。

遥夜无近梦,深交有遐情。

鸣琴写幽怀,调苦弦亦清。

曲罢不成寝,高林啼曙莺。

秣马西送君,行行古城阴。

长亭短亭路,千里万里心。

春绿变山草,连连冈与岑。

归林渺烟光,彷佛闻车音。

形式: 古风

送陈文鸣(其一)

郁郁深涧松,冬夏不改青。

濯濯江柳花,随波化流萍。

羡彼五陵客,终朝宴芳腥。

三楚多秀士,皓首穷六经。

谁为尺一书,荐之升王廷。

形式: 古风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