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陈文鸣(其一)

郁郁深涧松,冬夏不改青。

濯濯江柳花,随波化流萍。

羡彼五陵客,终朝宴芳腥。

三楚多秀士,皓首穷六经。

谁为尺一书,荐之升王廷。

形式: 古风 押[青]韵

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展现了对不同人生选择与追求的思考。首两句“郁郁深涧松,冬夏不改青”以深涧中的松树比喻坚韧不拔的精神,无论四季更迭,始终保持着青翠的颜色,象征着坚持与不变的品质。接着,“濯濯江柳花,随波化流萍”则以江边柳树的花朵随波逐流,象征着世事无常,生命如浮萍般易逝,表达了对命运流转的感慨。

“羡彼五陵客,终朝宴芳腥”一句,通过羡慕那些生活在繁华都市、终日享受奢华生活的贵族(五陵客),表达了对物质享受与精神追求之间差异的反思。贵族们的生活虽然富丽堂皇,但是否真正满足了内心的渴望,值得深思。

“三楚多秀士,皓首穷六经”则赞美了三楚之地(泛指长江中下游地区)众多才华横溢的学者,他们一生致力于研究《诗》、《书》、《礼》、《易》、《乐》、《春秋》六经,追求知识与智慧的积累。这反映了作者对学术追求与个人修养的重视。

最后,“谁为尺一书,荐之升王廷”表达了对能够推荐优秀人才、使他们得到朝廷重用的贤能之士的敬仰。这里“尺一书”可能是指古代用于传达重要诏令的文书,象征着推荐人才进入高层管理或决策层的机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社会现象和个人追求的描绘,探讨了人生价值、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关系,以及对知识、品德与社会地位的思考。

收录诗词(1453)

边贡(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因家居华泉附近,自号华泉子。明代著名诗人、文学家。弘治九年(1496)丙辰科进士,官至太常丞。以诗著称于弘治、正德年间,与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并称“弘治四杰”。后来又加上康海、王九思、王廷相,合称为明代文学“前七子”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市)
  • 生卒年:1476 ~1532

相关古诗词

送陈文鸣(其二)

达人㣘高义,立志不苟同。

长啸六合表,傲睨一世中。

君看今日颜,不及昨日红。

乘运各努力,扬休树德风。

颓年傥相值,跨鹤蓬莱东。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次何逊落日泛江赠鱼司马之作奉送刘美之

相投已盍簪,相赠还留带。

昨暮长安西,今朝苑城外。

谁言车马地,复得须臾会。

会君心暂悦,去君心转切。

秋岐蔓寒草,隐隐烟不绝。

归雁影联翩,坠叶声骚屑。

端居尚兴感,况乃万里别。

桂舸溯江湘,何时到蛮汭。

蛮水夜悠悠,月明登郡楼。

幽兰翠萦渚,紫蘅香绕洲。

应歌楚人词,坐惜勋名浮。

形式: 古风

美之席上限韵送别二首(其一)

恻恻重恻恻,当歌忽成默。

客车驾双轮,欲挽不可得。

华灯粲宵焰,殷勤照行色。

月转庭榭光,风起檐树黑。

谁能理朱丝,为鼓长相忆。

形式: 古风 押[职]韵

美之席上限韵送别二首(其二)

悠悠清川波,矫矫风林翼。

翼飞邈难止,波去何时息。

怜君万里行,莽莽天南北。

罹纷有孤操,涉远无近力。

不见寒松枝,岁晚青更直。

形式: 古风 押[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