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师皋

南康丹旐引魂回,洛阳篮舁送葬来。

北邙原边尹村畔,月苦烟愁夜过半。

妻孥兄弟号一声,十二人肠一时断。

往者何人送者谁,乐天哭别师皋时。

平生分义向人尽,今日哀冤唯我知。

我知何益徒垂泪,篮舆回竿马回辔。

何日重闻扫市歌,谁家收得琵琶伎。

萧萧风树白杨影,苍苍露草青蒿气。

更就坟前哭一声,与君此别终天地。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白居易在唐朝创作的,名为《哭师皋》。诗中表达了诗人对逝去亲友的深切哀悼和不舍。开篇便以南康丹旐引魂回、洛阳篮舁送葬来,描绘出送别之情景,透露出一种无奈与悲凉的情感。

"北邙原边尹村畔,月苦烟愁夜过半。" 这两句写诗人在北邙山原的尹村附近,深夜里望着淡淡的云烟和明亮的月光,不禁陷入深深的哀愁之中。

"妻孥兄弟号一声,十二人肠一时断。" 这里则是诗人描述了家人的悲痛,一个家庭因为失去亲人而变得支离破碎,如同内脏被切断一般。

在“往者何人送者谁,乐天哭别师皋时。”中,诗人回忆起往昔的欢聚和送别的情景,但现在却只能独自悲伤地哀悼逝去的亲友师皋。

"平生分义向人尽,今日哀冤唯我知。"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平日里对朋友尽心尽力,而今朝只有自己明白这份哀愁和不公。

接下来的“何益徒垂泪,篮舆回竿马回辔。”则是诗人感慨于自己的悲伤无济于事,只能眼泪纵横地送走亲友的棺木。

"何日重闻扫市歌,谁家收得琵琶伎。" 这里表达了诗人的渴望,希望能够再次听到街头巷尾传唱的欢乐之声,以及有人能继承逝去者的艺术遗产。

最后,"萧萧风树白杨影,苍苍露草青蒿气。更就坟前哭一声,与君此别终天地。" 诗人在亲友墓前,再次放声痛哭,对这次永别表示无尽的哀思。

整首诗通过对逝去亲友的追忆和哀悼,展现了诗人深沉的人文情怀,以及面对生离死别时所产生的复杂情感。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哭李三

去年渭水曲,秋时访我来。

今年常乐里,春日哭君回。

哭君仰问天,天意安在哉。

若必夺其寿,何如不与才。

落然身后事,妻病女婴孩。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哭诸故人因寄元八

昨日哭寝门,今日哭寝门。

借问所哭谁,无非故交亲。

伟卿既长往,质夫亦幽沦。

屈指数年世,收涕自思身。

彼皆少于我,先为泉下人。

我今头半白,焉得身久存。

好狂元郎中,相识二十春。

昔见君生子,今闻君抱孙。

存者尽老大,逝者已成尘。

早晚升平宅,开眉一见君。

形式: 古风

哭崔常侍晦叔

顽贱一拳石,精珍百鍊金。

名价既相远,交分何其深。

中诚一以合,外物不能侵。

逶迤二十年,与世同浮沈。

晚有退闲约,白首归云林。

垂老忽相失,悲哉口语心。

春日嵩高阳,秋夜清洛阴。

丘园共谁卜,山水共谁寻。

风月共谁赏,诗篇共谁吟。

花开共谁看,酒熟共谁斟。

惠死庄杜口,钟殁师废琴。

道理使之然,从古非独今。

吾道自此孤,我情安可任。

唯将病眼泪,一洒秋风襟。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夏日

东窗晚无热,北户凉有风。

尽日坐复卧,不离一室中。

中心本无系,亦与出门同。

形式: 古风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