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道士张唯深

出世须抛世俗文,休论何逊与阴铿。

但求仙伯三年艾,会向弥明顶上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翻译

出世时要抛弃世俗的文采,无需再谈论何逊和阴铿的诗才。
只希望能得到仙人伯的三年艾草,将来必定会在弥明的头顶行走。

注释

出世:指超脱尘世,进入修行或隐居生活。
世俗文:指世俗的文学或学问。
何逊:南朝梁诗人,以诗才著称。
阴铿:南朝梁、陈间诗人,与何逊齐名。
仙伯:对有道行或仙风道骨之人的尊称。
三年艾:指长年积累的艾草,象征修行或长寿。
弥明:可能是指传说中的仙人或者地名,这里代指修行之地。
顶上行:意指飞升或达到极高的境界。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周必大为送别道士张唯深而作。首句"出世须抛世俗文"表达了对超脱尘世、追求清静生活的向往,暗示了对张道士放弃世俗功名的赞赏。次句"休论何逊与阴铿"借用了何逊和阴铿两位南朝文学家的名字,暗指过去的荣华之争已无需提及,强调了诗人更看重的是精神层面的修行。

后两句"但求仙伯三年艾,会向弥明顶上行"进一步表达了对张道士修行的期待,希望他能在修炼中取得长进,如同仙人一般,三年苦修后能登顶修行的高峰——弥明。整体来看,这首诗寓含了对道士出世修行的鼓励和支持,以及对道家仙道理想的向往。

收录诗词(887)

周必大(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洪道,自号平园老叟。原籍管城(今河南郑州),至祖父周诜时居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县永和镇周家村)。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庐陵四忠”之一。开禧三年(1207年),赐谥文忠,宁宗亲书“忠文耆德之碑”。工文词,为南宋文坛盟主。与陆游、范成大、杨万里等都有很深的交情。著有《省斋文稿》、《平园集》等80余种,共200卷

  • 字:子充
  • 生卒年:1126年8月15日—1204年10月25日

相关古诗词

送蔡德辉教授三首(其三)

几回送客大江头,今渡江头特地愁。

岂是阳关动凄怨,同僚情分正绸缪。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送蔡德辉教授三首(其二)

晓折台城杨柳枝,夕登瓜步佛狸祠。

请君收拾江山助,归和薰风殿阁诗。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送蔡德辉教授三首(其一)

天马元从西极来,频年伏枥伴驽骀。

如今始觉升沉异,万里追风道路开。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重九竹园见梨花怀子中兄

春花著雨即尘埃,何似深秋耐久开。

菊尚无多饶瑞质,霜如有意护香腮。

也知林下风光早,不为山中历日催。

望断行人思折寄,却疑呼作岭头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