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营营谁肯卧沧洲,喜有高人此枕流。
得水最多知地胜,种花无数欲春留。
图传笠泽三分画,梦绕黄淤十里秋。
料得江枫吟未了,载诗应汗谪仙牛。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艾性夫所作,名为《次吴寿翁溪园韵寄题》。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对高洁之士的向往。
“营营谁肯卧沧洲,喜有高人此枕流。”开篇便描绘了一幅宁静安详的画面,“营营”形容水波不兴的平静,而“卧沧洲”则是对美好自然环境的向往。诗人表达了他对于能够在这样一个地方停留下来的喜悦,以及对居于此地的高洁之士的敬仰。
“得水最多知地胜,种花无数欲春留。”这两句强调了水源的重要性和对美好景致的珍惜。“得水”意味着拥有丰富的水资源,而“知地胜”则是说懂得如何选择适宜居住的地方。下一句“种花无数”展现了诗人对于春天美好的留恋,以及希望通过种植大量花卉来延长春日的美好。
“图传笠泽三分画,梦绕黄淤十里秋。”这里,“图传”指的是将景致描绘成画,而“笠泽”可能是诗人所处之地或想象中的一个地方。“三分画”则暗示了对美景的细腻刻画和深入描绘。下一句中的“梦绕黄淤十里秋”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秋天美好的向往和迷恋,虽然是梦境,但那种感觉如同真实一般。
“料得江枫吟未了,载诗应汗谪仙牛。”最后两句,“料得江枫吟未了”中的“江枫”可能是指特定的树木或水边之地,而“吟未了”则表明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和吟咏还远未结束。下一句中的“载诗应汗谪仙牛”则是在说诗人的诗作如同神话中能够感应天气变化的仙牛一样,能够与大自然产生共鸣。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致的细腻描绘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他对高洁之士的敬仰。同时,也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力。
不详
短发白已尽,寒花黄到今。
秋清山见骨,年老树留心。
独鹤离骚怨,虚泉大雅音。
冥鸿不知处,引睇暮云深。
江上春肥衰草生,林梢烟暖乳鸠鸣。
青山与我一面雅,白鸟令人双眼明。
云净有时看雨泣,水平无处觅溪声。
折芳弄翠浑閒冗,时与樵渔错杂行。
一枝九节称身长,扶得衰翁气力强。
色点湘妃红泪雨,骨凝王屋紫藤霜。
结交最与芒鞋密,寄友应含荜拨香。
独有探梅时节苦,相随江路雪茫茫。
苍黄瘦硬立颓垣,疑是栽时第一根。
早岁孤君惟二子,暮年千亩尽诸孙。
雨鞭老迸苍龙骨,霜节寒封古藓痕。
消得培滋号尊者,把诗题作野人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