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事(其四)

出者奴之入主之,纷纷借径亦何为。

朝秦暮楚谁罗致,逃墨归杨忍笠追。

吾道本来无畛域,汉官应自有威仪。

要将礼义销兵甲,旋转乾坤在此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感事(其四)》由清代诗人刘绎所作,通过深邃的思考与哲理性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社会现象、道德观念以及理想追求的深刻洞察。

首联“出者奴之入主之,纷纷借径亦何为”,以“出者”与“入主”形象地描绘了权力更迭与世态炎凉,指出人们在权力交替中频繁变换立场的行为并无实质意义,暗含对人性逐利本质的批判。

颔联“朝秦暮楚谁罗致,逃墨归杨忍笠追”,运用历史典故,将“朝秦暮楚”比喻为频繁的政治投机行为,“逃墨归杨”则指弃旧从新、改弦更张的态度。这两句揭示了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人们往往难以坚守原则,容易被外界影响而改变立场,表达了对这种现象的无奈与反思。

颈联“吾道本来无畛域,汉官应自有威仪”,强调了道德与理想的普遍性与尊严,认为真正的道德与理想不应受到地域或身份的限制,而应有其固有的尊严与权威。这反映了诗人对于道德标准普遍性的坚持,以及对官员应当具备高尚品德的期待。

尾联“要将礼义销兵甲,旋转乾坤在此时”,表达了诗人对于和平与变革的渴望。他认为通过弘扬礼仪与道德,可以消除战争与暴力,实现社会的和谐与进步。这一句体现了诗人对于理想社会的憧憬和对现实问题的深切关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思考,探讨了社会变迁、道德选择与理想追求等主题,展现了诗人对时代变化的敏锐洞察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收录诗词(1135)

刘绎(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感事(其五)

四海同风大道亨,由来天下共文明。

何堪举国如猴沐,乍喜朝阳有凤鸣。

好为读书留种子,莫因泥礼误苍生。

维持世教须贤辅,燮理无烦口舌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何司直过访山庄

故人良晤在春初,谈笑忘忧慰索居。

投辖幸留连日雨,披襟快读十年书。

愧无异样金针度,赖有良言药石储。

岂独料量身后业,子孙犹得沐芬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酬漆古香学博惠题拙诗

寒雨山窗昼漏迟,春风触手见新诗。

针缘磁石投能合,弦入焦桐赏更奇。

自觉小巫惭我法,转凭大雅得吾师。

回思四十年前事,曾侍传经董子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戊辰二月初九日为内子陈淑人冥诞感赋(其一)

几番称寿庆团圆,岂料人生易百年。

今日空烦鸡酒奠,为卿举案转凄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