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精舍戏书

迥碛沙衔日,荒溪众树分。

行人随旅雁,寻寺入幽云。

远岫林间见,啼莺梦里闻。

湖山虽不语,心绪已纷纷。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翻译

遥远的沙漠中太阳被沙子衔住,荒凉的溪流旁树木各自分散。
行人跟随迁徙的大雁,寻找隐藏在幽深云雾中的寺庙。
远处山峦在树林间若隐若现,梦中也能听见鸣叫的黄莺。
湖光山色虽然沉默不语,但我的心情已经纷乱如麻。

注释

迥碛:遥远的沙漠。
沙衔日:太阳被沙子遮挡或仿佛被衔在口中。
荒溪:荒凉的溪流。
众树分:树木各自生长分散。
行人:旅行的人。
旅雁:迁徙的大雁。
寻寺:寻找寺庙。
幽云:幽深的云雾。
远岫:远处的山峰。
林间见:在树林中看见。
啼莺:啼叫的黄莺。
梦里闻:在梦中听到。
湖山:湖光山色。
不语:沉默无言。
心绪:心情。
纷纷:纷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边远地区的自然景象和行者的内心感受。"迥碛沙衔日"写出了沙漠尽头,太阳缓缓沉落的壮丽景色,"荒溪众树分"则展现出一条荒凉小溪旁稀疏的树林。"行人随旅雁"暗示了诗人或行者孤独的旅程,与大雁相伴,寻找远方的寺庙,"寻寺入幽云"进一步描绘出寺庙所在之地的深远与宁静。

"远岫林间见,啼莺梦里闻"通过视觉和听觉的交错,营造出一种超现实的氛围,仿佛连梦境中都能听到山间的鸟鸣。最后两句"湖山虽不语,心绪已纷纷"表达了诗人对眼前湖光山色的深深感慨,虽然大自然静默无声,但他的内心却思绪万千,充满了复杂的情感。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寓情于景的山水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旅途中的所见所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独白,具有浓厚的禅意。

收录诗词(377)

释绍嵩(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代次登城之什

上得孤城向晚春,其如衰病只伤神。

鼠肝虫臂窥前辈,虹旆星车委后尘。

两鬓已霜难讳老,一机何处定非真。

愁来只有贤从事,千里相逢如故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代和韵

石路无尘竹径开,幽园寻胜独登台。

桥边野水通渔路,城上秋山入酒杯。

紫闼青云俱未遂,红颜白发递相催。

悠悠兰渚动归思,归思临高不易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代颜圣闻次韵即事

渡口水流急,凭栏凝睇劳。

远山枫外淡,矮竹苣边高。

古木丛青霭,鳊鱼噀白涛。

幽闲无个事,痛饮读离骚。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

兰亭书事

苍岸古木霭烟萝,风俗犹闻晋永和。

绿树碧檐相掩映,青鞋黄帽饱经过。

还缘世遇兵戈闹,颇觉闲消日月多。

盘礴幽窗觅诗处,月明天色白连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