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闵雨

汤帝咨嗟惩六事,汉庭灾异劾三公。

圣朝罪己恩宽大,时雨愆期旱蕴隆。

东海得无冤死妇,南阳疑有卧云龙。

传闻已减大官膳,肉食诸君合奏功。

形式: 七言律诗

翻译

商汤帝感叹六件过失,汉朝廷上灾异指向三公。
在圣明的朝代,皇帝自责恩泽宽广,及时的雨水迟迟未至,旱情严重。
东海边是否有个含冤而死的妇女,南阳之地是否隐藏着像龙一样隐居的贤者。
听说已经减少了官员们的膳食,那些享受厚禄的人应当归功于这干旱的缓解。

注释

汤帝:指商汤,商朝开国君主,以善于纳谏著称。
惩:责备,引以为戒。
六事:古代帝王自省的六种过失,如贪婪、懒惰等。
灾异:自然现象被古人视为天意的警告,指向政治问题。
三公:古代中央政府的高级官员,如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
圣朝:指盛世或有德之朝代。
罪己:皇帝自我反省并承担责任。
恩宽大:宽恕和仁慈的政策。
时雨:及时的雨水,比喻恩泽。
愆期:延误,这里指雨季推迟。
旱蕴隆:严重的旱情。
东海:泛指东方海域,象征广大地域。
冤死妇:可能指民间传说中的冤魂。
南阳:古地名,诸葛亮曾隐居于此。
卧云龙:隐居不仕的贤人,比喻有才能但不愿出仕的人。
传闻:听说,未经证实的消息。
大官膳:高级官员的膳食,代指他们的待遇。
肉食诸君:指享受优厚待遇的官员。
奏功:上奏功劳,此处指因干旱缓解而被赞誉。

鉴赏

收录诗词(2359)

黄庭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涪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 字:鲁直
  • 号:山谷道人
  • 籍贯: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
  • 生卒年:1045.8.9-1105.5.24

相关古诗词

六舅以诗来觅铜犀用长句持送舅氏学古之馀复味禅悦故篇末及之

海牛压纸写银钩,阿雅守之索自收。

长防玩物败儿性,得归老成散百忧。

先生古心冶金铁,堂堂一角谁能折。

儿言觳觫持赠谁,外家子云乃翁师。

不著鼻绳袖两手,古犀牛儿好看取。

形式: 古风

劝石洞道真师染袈裟颂

丈夫出家,当被坏色衣。蜀僧袈裟,多似苾刍。

轻罗绉縠,染成春柳丝。撩蜂引蝶,唯欠远山眉。

形式: 古风

化毡颂

夺却群生夏衣,成得衲僧卧具。

为伊业识茫茫,所以一夺一与。

三百四百野狐队,中有一两个不瞌睡。

十方虚空百杂碎,宁不打破悭皮袋。

形式: 古风

午寝

读书常厌烦,燕处意坐驰。

动静两不适,尘劳败天倪。

目昏生黟花,耳聩喧鼓鼙。

沈忧愁五神,倦剧委四支。

不聊终日堪,况乃久远期。

投书曲肱卧,天游从所之。

是身入华胥,彷佛胜初时。

春蚕眠巨箔,夏蜩化枯枝。

今之隐几者,岂有异子綦。

觉寐须臾閒,良亦休我疲。

乃知大觉梦,盖此德之归。

谁为今日是,二十二年非。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