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挽诗以“曾鲁公”为悼念对象,通过“扶阳诗礼乐,丞相始安车”开篇,巧妙地将哀思与历史人物的崇高地位相融合,营造出一种庄重而肃穆的氛围。接下来,“世祚公之鲁,门风行在书”两句,既赞美了曾鲁公家族的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也暗示了其家族成员在文化传承上的卓越贡献。
“三朝推帝赍,九叙见民馀”则进一步强调了曾鲁公在国家政治中的重要地位和对民众福祉的深远影响。这里的“三朝”可能指的是曾鲁公在多个朝代担任要职,而“九叙”则可能是指其在不同场合受到的尊崇与表彰,体现了其深受朝廷和人民爱戴的事实。
最后,“古有骑箕事,今知定不虚”以古代神话中的“骑箕”为喻,表达了对曾鲁公高尚品德和伟大功绩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暗示了其离世虽令人惋惜,但其精神和事迹将永载史册,不会被遗忘。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对逝者的深切缅怀与高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