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古人不可见,末习徒纷然。
精微固难知,论议胡尔偏。
郢曲听者谁,巴唱和乃千。
世道既若兹,淳风何当还。
矫矫且自强,天运终来旋。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蔡沈的《古意二首(其一)》,通过对古人的追思和对时弊的批评,表达了对淳朴风尚回归的期待。首句“古人不可见”暗示了对古代贤人美德的向往,而“末习徒纷然”则揭示了现实社会风气的混乱。接下来,“精微固难知,论议胡尔偏”批评了人们对于深奥道理理解的肤浅和讨论的片面。
“郢曲听者谁,巴唱和乃千”运用典故,比喻在浮躁的社会中,真正能理解和欣赏高尚品德的人寥寥无几,而附和世俗之音却甚嚣尘上。诗人忧虑于“世道既若兹”,即世风日下,呼唤着淳朴之风的回归。
最后两句“矫矫且自强,天运终来旋”寄寓了希望,强调个体应保持刚正不阿的态度,坚信历史的自然循环终将带来正义的回归。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深沉,体现了蔡沈作为宋代文人对社会道德沦丧的忧虑以及对理想社会的期盼。
不详
人心具天德,气禀有昏明。
学以致其知,善恶义乃陈。
恶既在必去,善即在持循。
知之虽曰至,行之贵乎诚。
念虑或未实,覆护寻亦生。
遂令负初心,怛焉愧于人。
君子必谨独,暗室十目瞋。
毫釐不苟徇,隐微常战兢。
好恶慊于己,择言无在身。
由中以达外,万善皆精纯。
大书毋自欺,高斋扁新名。
居常目在是,以况汤盘铭。
畏暑懒出户,息心聊罢诗。
诸公旧有作,其意已无遗。
岭表经行处,贤阙扣见时。
悠然皆往事,勉务日新期。
秋风日日吹芳草,山北山南迹如扫。
江梅一夜暗将春,疏影横斜水边道。
道逢驿使江南归,袖中袖出天香老。
英姿独步霜雪中,清癯只为风流早。
怀人复怀人,怀忧不能写。
沧浪有舟楫,便欲从东下。
春寒雨淋淋,舟楫不可寻。
临流一惆怅,直下万里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