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碧虚涵沼沼涵虚,虚沼员同绝欠馀。
夜月丽虚知是影,更谁临沼照蟾蜍。
这首诗名为《涵虚沼》,作者为宋代僧人释惟岳。诗中以“碧虚”和“沼”为主要意象,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神秘的画面。首句“碧虚涵沼沼涵虚”,通过反复使用“涵”字,强调了天空与池塘水面上下相映的景象,仿佛两者融为一体,空灵而深邃。
次句“虚沼员同绝欠馀”,进一步描绘了池塘的圆形轮廓,以及它与天空的无边无际相比,显得微不足道,但又不失其自身的存在感。“绝欠馀”三字,暗示了天地之间的和谐与平衡。
后两句“夜月丽虚知是影,更谁临沼照蟾蜍”,诗人将焦点转向夜晚,明亮的月光照在平静的池面上,倒映出如影如幻的月亮,而“照蟾蜍”则借用了古代神话中的月宫故事,增添了神秘和诗意。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寓含了对宇宙、自然与人的关系的哲思,展现出禅宗诗的意境之美。
不详
四面峰峦翠入云,一溪流水漱山根。
老僧只恐山移去,日午先教掩寺门。
空手东来已十霜,依然空首□回樯。
明明一片祖师意,莫作唐朝事举扬。
桥上山万重,桥下水千里。
惟有白鹭鸶,见我常来此。
貌古形疏倚杖藜,分明画出须菩提。
解空不许离声色,似听孤猿月下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