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举族贫兼病,烦君药石功。
长安何日到,一一问归鸿。
这两句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作品,体现了作者对友人陈景初的关心和对其家庭困境的同情。首句“举族贫兼病,烦君药石功”表达了陈景初家族因贫穷和疾病而陷入困境,诗中“我”请求朋友帮忙寻求医药之助,反映出当时社会医疗资源的稀缺以及人们在面对健康问题时的无奈。
第二句“长安何日到,一一问归鸿”则表达了对陈景初离别时刻的关切和期盼。长安,即今天的西安,是当时的都城,诗人询问陈景初何时能回到这个繁华都市,而“一一问归鸿”则是诗人通过比喻手法,将自己的思念托付给飞鸿,以此来表达对远去朋友的牵挂和关心。整体上,这两句诗流露出深厚的情谊和对友人的不舍。
王安石在这短短两句中,既展现了个人情感的细腻,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一隅,从文学角度看,是对人性的温暖描摹。
不详
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知君欲上武陵溪,水自东流人自西。
到日桃花应已谢,想君应不为花迷。
荒烟凉雨助人悲,泪染衣襟不自知。
除却春风沙际绿,一如看汝过江时。
隐隐西南月一钩,春风落日澹如秋。
房栊半掩无人语,鼓角声中始欲愁。
綵衣东笑上归船,莱氏欢娱在晚年。
嗟我白头生意尽,看君今日更悽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