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游

并出惭羸驾,康衢懒著鞭。

蹇驴能胜马,擘道去如烟。

何用嗟迟疾,从来有后先。

所期皆一至,我到尔应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我因疲惫驾车而感到惭愧,对宽阔的大道也懒得挥鞭驱驰。
即使跛驴也能胜过骏马,它疾行而去,身影迅速如烟。
何必感叹快慢之分,万物自古就有先后顺序。
我们都期待着最终抵达,我到达时,你自然会回来。

注释

惭:惭愧。
康衢:宽阔的大道。
著鞭:挥鞭驱车。
蹇驴:跛驴。
擘道:疾行。
如烟:形容迅速。
嗟迟疾:感叹快慢。
从来:自古以来。
后先:先后顺序。
期:期待。
一至:一同抵达。
应还:应该回来。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并游》,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并驾出游的情景。首句“并出惭羸驾”表达了诗人在众多健壮者中自感逊色的心情,但即使如此,他仍不愿怠慢,选择了缓慢前行。“康衢懒著鞭”则写出他在宽广的大道上懒于催促,享受着轻松的氛围。

接下来,“蹇驴能胜马,擘道去如烟”运用了对比和比喻,以蹇驴(行动迟缓的驴)与马相提并论,形象地展示出即便速度不如骏马,他们也能悠然前行,如同轻烟般自在。“何用嗟迟疾,从来有后先”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于快慢的理解,认为不必过于纠结于速度的差异,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节奏。

最后两句“所期皆一至,我到尔应还”表达了诗人对共同目标的期待,不论到达时间先后,大家最终都会抵达目的地,展现出友情中的包容与信任。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含哲理,通过出游的场景,传达了人生路上不必急于求成,应从容面对,享受过程的思想。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戏答持烛之句依韵和永叔

卢仝只有赤脚婢,吏部曾吟似笑仝。

红烛射眸从结客,清歌帖耳苦怜翁。

归时虽已过寒食,芳物犹能逐暖风。

但点纱笼续清夜,西园游兴古何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早发大信口

犬吠知船解,村墟尚闭门。

霜泥黏缆尾,冰水阁潮痕。

撇撇鸊鹈去,纤纤舴艋昏。

梅湖到不远,寄信向田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早至颖上县

夜发晓未止,独行淮水西。

明知寒草露,暗湿瘦骢蹄。

半灭竹林火,数闻茅屋鸡。

秋天畏残暑,不为月光迷。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早春田行

风雪双羊路,梅花溪上村。

鸟呼知木暖,云湿觉山昏。

妇子来陂下,囊壶置树根。

予非陶靖节,老去爱田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