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至颖上县

夜发晓未止,独行淮水西。

明知寒草露,暗湿瘦骢蹄。

半灭竹林火,数闻茅屋鸡。

秋天畏残暑,不为月光迷。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翻译

夜晚出发直到天亮仍未停歇,独自一人向淮水西边前行。
明明知道寒冷的草叶上凝结着露水,却让瘦弱的马蹄悄然沾湿。
竹林中的火光微弱摇曳,偶尔能听到远处茅屋传来的鸡鸣声。
即使秋意渐浓,我仍畏惧残留的暑气,不会被皎洁的月光所迷惑。

注释

夜发:夜晚出发。
晓未止:直到天亮。
独行:独自一人。
淮水西:淮水西边。
寒草露:寒冷的草叶上的露水。
瘦骢蹄:瘦弱的马蹄。
半灭:微弱摇曳。
竹林火:竹林中的火光。
茅屋鸡:茅屋里的鸡鸣声。
秋天:秋季。
畏残暑:畏惧残留的暑气。
月光迷:被月光迷惑。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早至颖上县》,描绘了夜晚启程,直至天明还未抵达颖上县的情景。诗人独自骑马西行于淮水边,虽然知道寒冷的秋夜草地上露水沾湿了瘦弱的马蹄,但他并未停下。沿途竹林中的火光微弱,只能偶尔听到远处茅屋传来的鸡鸣声。诗人表达了对秋夜残暑的担忧,但他更专注于赶路,而非被皎洁的月光所迷惑。整体而言,此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旅途的艰辛与诗人坚韧的意志。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早春田行

风雪双羊路,梅花溪上村。

鸟呼知木暖,云湿觉山昏。

妇子来陂下,囊壶置树根。

予非陶靖节,老去爱田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早梅

江南近腊时,梅亚雪中枝。

一夜欲开尽,百花犹未知。

人心空共惜,天意不教迟。

莫讶无秾艳,芳筵最好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早渡长芦江

带月出寒浦,残星浸水濆。

帆开风色正,舟急浪花分。

雾气横江白,鸡声隔岸闻。

天晴建业近,钟岫起孤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曲渚桥送张秘校赴庆州幕

野客伐山桂,横为曲渚桥。

势危宁过马,径狭欲通樵。

小艇何妨系,离魂正此销。

想君回首处,虹影在林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